





作者:余智豪
定价:79元
印次:1-2
ISBN:9787302653523
出版日期:2024.01.01
印刷日期:2025.01.09
图书责编:刘向威
图书分类:教材
《物联网系统安全》共13章,全面、深入地剖析了物联网系统安全的理论、技术及应用。为便于读者学习,《物联网系统安全》所有章节均录制有微课视频,读者可以随时扫描二维码浏览。其中,第1章介绍物联网系统的安全体系;第2章介绍物联网系统安全基础;第3章~第6章分析物联网系统感知层安全技术;第7章~第9章分析物联网系统网络层安全技术;第10章和第11章分析物联网系统应用层安全技术;第12章介绍物联网安全技术的典型应用;第13章介绍物联网系统安全新技术。 《物联网系统安全》可作为高等院校物联网工程、信息安全、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及其他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网络安全研究者、物联网工程师、信息安全工程师等的参考用书。
余智豪,男,重庆大学软件工程硕士,先在企业任计算机产品技术负责人,后到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任教二十多年,研究领域:计算机网络;研究成果:著有《接入网技术(第1版)》《接入网技术(第2版)》《物联网安全技术》《网络互联技术教程》《树莓派趣学实战100例》等书,均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前言 物联网作为国家的战略新兴产业,近年来得到了大力发展,在国家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和产业升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已经成为主要任务之一。目前,国内已经有众多高校开办了物联网工程专业,“物联网安全”已经成为物联网工程及其他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理论课。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能够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便利,大大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推动国民经济的大力发展。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物联网的应用同样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信息化与网络化带来的风险问题在物联网中变得更加迫切和复杂。因此,在物联网时代,安全问题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建立安全、可靠的物联网系统是摆在人们面前的迫切问题。 本书结构完整、内容全面、难度适中,既可作为各高等院校物联网工程、信息安全、计算机科学、网络工程等专业的“物联网系统安全”“物联网信息安全”等相关课程的教材,也可以作为网络安全领域的科研工作者、物联网工程师、信息安全工程师和计算机工程师等的参考用书。 为了方便读者学习,本书所有章节都录制了完整的微课视频,读者扫描二维码即可随时浏览。全书共分为13章,全面、深入、完整地剖析了物联网系统安全的理论体系和典型应用。 第1章 物联网系统的安全体系,简要介绍了物联网的起源与发展、物联网的定义与特征、物联网的体系架构、物联网的关键技术、物联网系统的安全特征、物联网安全体系结构、感知层安全分析、网络层安全分析和应用层安全分析等知识。 第2章 物联网系统安全基础,深入、详细地分析了密码学概论、常用加密技术、密码技术的应用和互联网的安...
第1章 物联网系统的安全体系 1
1.1 物联网系统的起源与发展 1
1.2 物联网系统的定义与特征 3
1.2.1 物联网系统的定义 3
1.2.2 物联网系统的特征 4
1.3 物联网系统的体系结构 5
1.3.1 感知层 5
1.3.2 网络层 7
1.3.3 应用层 7
1.4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8
1.4.1 RFID技术 8
1.4.2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 9
1.4.3 M2M技术 11
1.4.4 基于IPv6协议的下一代互联网 12
1.4.5 无线通信网络 14
1.4.6 GPS全球定位系统 16
1.4.7 云计算技术 18
1.4.8 中间件技术 20
1.5 物联网系统的安全特征 21
1.5.1 传统网络面临的安全威胁 22
1.5.2 物联网面临的安全威胁 22
1.5.3 物联网系统的安全特征 23
1.6 物联网安全体系结构 25
1.7 感知层安全分析 25
1.7.1 RFID系统安全分析 26
1.7.2 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分析 27
1.7.3 感知层安全机制 29
1.8 网络层安全分析 30
1.8.1 网络层面临的安全挑战 30
1.8.2 网络层安全分析 31
1.8.3 网络层的安全机制 32
1.9 应用层安全分析 32
1.9.1 云计算平台 32
1.9.2 应用层行业应用安全分析 34
1.10 本章小结 35
复习思考题 37
第2章 物联网系统安全基础 40
2.1 密码学概论 40
2.1.1 密码学的发展历程 40
2.1.... 查看详情
《物联网系统安全》编写的目的是培养物联网专业人才的信息安全意识,在物联网系统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更好地维护信息系统的安全,以期提供物联网安全方面的相关知识,为培养物联网工程领域的专业人才贡献力量。本书也可以为从事物联网安全研究的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