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中心 >图书详情

计算机网络(微课版)

从宏观认识网络、从微观学习技术,重视技术需求引领,将问题讲清楚,把关键思想作为教科书主要内容,把书变薄!提供课件、大纲,咨询QQ:2301891038(仅限教师)。

作者:杜庆伟、钱红燕、朱琨、燕雪峰、赵蕴龙
丛书名:面向新工科专业建设计算机系列教材
定价:69
印次:1-1
ISBN:9787302651871
出版日期:2024.01.01
印刷日期:2024.01.17

本书从人们耳熟能详的互联网角度来观察计算机网络,分为6部分,这6部分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一种组织方式,更加贴近人们的自然思维。 第1部分包含3章,主要讲解了计算机网络和互联网的概念、工作的基本原理等内容。第4~7章是第2部分,介绍了网络互联的实体——物理网络的相关技术以及若干物理网络。第8~12章为第3部分,主要讲解互联网的主要工作——如何实现网络互联。第4部分介绍了IP和物理网络结合时需要注意的内容,包括第13、14章。第5部分主要介绍传输层的相关内容,包括第15~17章。第6部分介绍了应用层的相关内容,包括第18~20章。 本书概念准确,内容严谨,为此特意咨询了若干资深的通信领域的专家。本书力求语言精简、诙谐,很多方面都进行了生活中的类比,以帮助读者理解。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学校计算机类本科生的教材,每一章都附有习题,帮助学生增加对相关技术的理解。本书还兼顾了学生考研的需求,教材紧扣考研大纲,对所有大纲的内容都进行了介绍,还纳入了一些考研的真题。

more >

前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三大战略共同服务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报告同时强调: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计算机网络早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基础设施,是人们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目前,网络技术仍在日益快速发展,新概念、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如软件定义网络、IPv6、6G、自组织网络、云计算等,必将继续改变人们工作、生活的模式。但是,学习不能空中楼阁,学习这些新技术之前必须对当前网络的运行深刻把握,本书主要对当前网络流行技术进行重点阐述,并简单介绍了一些网络的新技术。 目前,计算机网络方面的教材已经存在很多了,有些教材从有经验的教师视角来看堪称经典。但编者在授课过程中,以及回想起自己学习网络课程的情景时,有时仍会感到无奈。计算机网络涉及的知识和概念太多、太庞杂,在典型的分层思想指导下,每一层都涉及很多的概念和知识点,学完每一层,脑袋中往往只是又装入了一堆技术而已。编者之所以对网络体系有了一定的认识,是通过反复的授课过程中不断地思考,将各种技术相互关联,以及与同行的不断交流才获得的。而希望学生能够在学完这门课程后就立即对计算机网络有很好的理解是困难的,哪怕是再好的学生,也很难学完立刻就建立起网络的整体思维。 因此,本书不再采用传统的分层组织的思想,而是尝试从一种自然的思维、从互联网的视角来组织教材内容: 首先告诉读者,互联网是用来连接物理网络的,然后介绍一些主要的物理网络,随后介绍互联网是怎么互联网络的,以及互联时需要注意的技术细节。接下来告诉读者,互联后还需要把交互的信息通过传输层交给应用进程,最后介绍了相关应用层的概念和协议。这是围绕互联网、一环套一环的推进方式。 以上就是本书的出发点。 基于这个出发点,本书将网络和通信技术的知识点融入相关的环节中,希望读者在知道自己正在学习的内容是干什么用的之后,学习上有了目标,从而减轻读者的抵触心理和无形的学习压力。本书出版得到了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还得到了许多专家学者的指导,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本书很多内容,包括PPT,学习和借鉴了谢希仁老师的《计算机网络》一书,这里表示衷心的感谢。最后也要感谢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限于编者的学识和时间,书中难免存在不足和疏漏,恳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编者2023年10月

more >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同系列产品more >

机器学习

翟懿奎,秦传波,麦超云
定 价:69元

查看详情
信息安全概论

邱晓红、吴珍、颜晓莲
定 价:79元

查看详情
离散数学及编程实践

向秀桥
定 价:69元

查看详情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微课版)

邹先霞、王传胜
定 价:69.80元

查看详情
程序设计的计算思维与方法(翻转课...

杨鑫
定 价:69.80元

查看详情
图书分类全部图书
more >
  • "u 摈弃了当前计算机网络教材的普遍组织思想,按照网络工作环节/功能进行教材内容的组织,把计算机网络的相关知识和技术融入各个工作环节,让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知道自己学习的技术是什么用途,避免了“眉毛胡子一把抓”的问题。
    u 从具体的实例(互联网、各种物理网络)入手,点明这些实例之间的关系,使读者对相关概念和网络组成更加清晰。 
    u 语言简明,摈弃太深、太细节的内容,减轻读者的学习负担。
    u 设置众多的类比(如利用豪横公司的架构和工作来类比网络的相关架构和工作),方便、加深读者的理解;风趣的语言增加读者的兴趣。
    u 照顾了考研学生的需求,对考研大纲的相关知识点进行了介绍。
    "

more >
  • 目录

    第1部分互联网的作用

    第1章人生若只如初见31.1计算机网络和互联网3

    1.1.1基本概念3

    1.1.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5

    1.2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6

    1.2.1速率6

    1.2.2带宽6

    1.2.3时延6

    1.2.4其他指标8

    习题9

    第2章微观观察结点——网络体系结构10

    2.1网络的主要研究内容10

    2.2协议和网络体系结构的引入11

    2.3一堆的名词13

    2.4主要的网络体系结构14

    2.4.1ISO/OSI体系结构14

    2.4.2TCP/IP体系结构16

    2.4.3建议的五层体系结构17

    2.5分层之后的工作17

    习题19

    第3章网络的宏观视角21

    3.1网络的通信范围21

    3.2拓扑结构22

    3.3多种网络互联的示例253.4分组交换26

    3.4.1什么是交换26

    3.4.2为什么计算机网络不采用电路交换技术27

    3.4.3为什么计算机网络不采用报文交换技术28

    3.4.4分组交换技术29

    3.5连接网络的神器——路由器30

    3.5.1概述30

    3.5.2路由器的基本结构32

    习题35

    目录〖3〗第2部分网络互联的实体——物理网络

    第4章底层通信相关知识394.1物理层的主要工作39

    4.1.1传输介质39

    4.1.2通信模型42

    4.1.3一些概念: 基带、宽带、码元、波特率44

    4.1.4编码44

    4.1.5调制46

    4.1.6奈氏准则48

    4.1.7香农定理49

    4.2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工作50

    4.2.1概述50

    4.2.2成帧与透明传输51

    4.3差错检测...

精彩书评more >

标题

评论

版权所有(C)2023 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3546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911号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盗版举报 | 人才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