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中心 >图书详情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微课视频版)
作者:廖浩德、邓慧、胥林、向海昀、张舒、李艳、谢季峰、廖汉鑫
丛书名:面向数字化时代高等学校计算机系列教材
定价:49.80元
印次:1-1
ISBN:9787302673767
出版日期:2024.09.01
印刷日期:2024.09.23
"本书主要介绍信息系统开发的核心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过程和方法,内容涉及计算、软件工程、信息系统等学科概要,软件开发过程、方法、工具等软件工程要素,软件需求、软件设计等工程化原理。本书思路新颖、图文并茂,重点培养读者对信息系统进行分析建模和设计建模的能力。 全书共9章,第2~5章为理论篇,后4章为实践篇。第1章介绍信息系统和软件工程两大学科的来龙去脉及其关系,第2章介绍软件工程的过程要素,第3章介绍软件工程的方法和工具要素,第4章介绍系统需求工程的基本知识,第5章介绍软件设计工程的基本知识,第6章对需求工程的需求开发能力进行训练,第7章对需求工程的需求管理能力进行训练,第8章对系统的结构建模能力进行训练,第9章对系统的行为建模能力进行训练。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类相关专业的“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感兴趣读者的自学读物,并可作为相关行业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
more >前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三大战略共同服务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对促进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的精神,遵循教育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化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国家发布了《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该标准强调,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是具有共同理论基础或研究领域相对一致的专业集合。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采用系统思想、数量方法和信息技术解决各类管理问题,提高决策水平和管理效率,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具有管理学和工程学交叉学科的特点,既重视专业的理论与方法,又强调应用性与实践性。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人才培养须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其目标是培养拥有系统化管理思想和较高管理素质,掌握管理学与经济学基础理论及信息与工程相关技术知识,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定量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创业能力,具备职业道德与国际视野,满足现代管理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对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特别强调了“能够综合运用本专业相关知识和方法进行信息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和实施”能力这一培养目标。 信息系统是现代化组织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结合管理理论和方法,应用IT解决管理问题,为决策提供支持。信息系统涉及管理理论、系统方法论、IT等学科,面向管理但不讨论具体管理问题,使用IT但不致力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研究。这种特殊性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包括具备业务知识、利用IT增强组织性能、分析与批判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团队精神等。 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它试图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解决目标多样、内容复杂、环境多变、投资密度大、效益计算难的社会经济问题,往往难以提前验证解决方案,了解、沟通、实施困难,深受政策、竞争、文化观念影响等。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项目,需要用系统化的方法进行规划、分析、设计、实施与维护,涉及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以及结构化、面向对象、基于组件等软件开发方法与工具。 本书编者是具有信息系统开发和软件项目管理经验的大学教师,长期从事软件开发、程序设计、技术培训等工作,曾开发过多项信息系统,主讲过计算机科学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与工具、程序设计范式、软件设计模式、项目管理等课程,对计算机、软件工程、信息系统等学科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微课视频版) 前言 本书是作者教学和培训经验的积累,其特色如下。 (1) 教材分为理论篇和实践篇。其中,理论篇突出软件工程的过程要素和方法要素,完整介绍与分析与设计密切相关的“需求工程”和“设计工程”知识,强调工程知识的完整性; 实践篇集中于需求阶段和设计阶段共有的系统分析,着力培养学生的实际建模能力,强调工程能力的实践性。 (2) 在内容选取方面,充分考虑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特殊性和课程群的课程协同性。“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强调信息系统本身及其规划,“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强调信息系统的分析与总体设计,“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与工具”强调信息系统的详细设计与实施。 (3) 实践篇的内容基于国际工程能力培养模式进行编排,着力训练学生的工程化思维模式和实际动手能力。 为便于教学,本书提供丰富的配套资源,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课件、程序源码、习题答案、在线作业和微课视频等。 资源下载提示 数据文件: 扫描目录上方的二维码下载。 在线作业: 扫描封底的作业系统二维码,登录网站在线做题及查看答案。 微课视频: 扫描封底的文泉云盘防盗码,再扫描书中相应章节的视频讲解二维码,可以在线学习。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很多国内外同行的有关资料,西南石油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的邓慧、胥林、李艳、张舒、谢季峰,现代教育中心的向海昀,成都巽雷科技有限公司的廖汉鑫等参加了写作思路的研讨、收集资料、编写等工作。西南石油大学教务处、教材科、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等部门的领导、工作人员和教师多年来始终给予了作者热情的支持和鼓励。清华大学出版社对本书的出版十分重视并进行了周密的安排,使本书得以顺利出版。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2024年8月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