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架构思维——从经典到前沿

作者:由维昭

定价:99元

印次:1-1

ISBN:9787302680734

出版日期:2025.04.01

印刷日期:2025.03.05

图书责编:袁金敏

图书分类:零售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书共9章36节,以作者学习与从业经历所跨越的四个时期为线索,内容主要包括初识编程与软件 架构的历程、软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革命、软件架构领域的定理及定律、架构管理全景结构解析、 五大软件架构设计的驱动方式、技术决策的六大特定关切、大型复杂系统的韧性之道,以及智能原生 时代的技术思考。 本书以人为本、以史为鉴,内容直击架构设计与技术决策的底层逻辑与规律,面对当下并展望未 来,提出了众多具有普适性价值的技术观点,以抽象性、批判性的思考和对话方式,演绎了一套鲜活 的架构思维体系。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语言通俗易懂,不仅极具知识性、科普性,而且兼顾趣 味性、故事性和实践性。本书力求通过分享思维与思想,进行有意义的思辨,无形中传递领域智慧, 帮助读者提高架构设计与技术决策能力,增强综合能力的底蕴和专业素养,在软件行业立足、扎根, 并获得长远发展。 本书适合资深的软件开发人员,以及想提高架构设计水平的产品经理、架构师阅读参考。"

由维昭,1979年生于辽宁省葫芦岛市,现居北京,清华大学2002级软件工程专业 硕士研究生。在中信集团企业工作逾13年,现就职于金保信社保卡科技有限公司,任研发总监。银行、支付、互联网/电子商务、社会保险等领域系统建设经验,具备复杂平台顶层架构、海量并发性能实战经验;擅长联机交易及数据处理,掌握分布式架构、开源技术栈;技术开发、运维及安全等工作板块的多年管理经验。

前 言 写作背景 为什么写这本书?主要缘于以下三方面的考虑。 1.深刻总结、传播分享 对过去的学习和工作经历,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作为局中人干得热火朝天,沉醉其中、无法自拔,然而即便成果殷实,却难免常陷入感性中,对很多事情缺少理性的理解和把握,走了很多弯路。现在从旁观者的视角,再次思考,三次思考……可从中发现很多固有的、本质的道理和规律,很有必要传播分享。笔者将这些有关IT技术的底层逻辑、有价值的思想,以及实践中的悟道,抽象地统称为软件技术哲学。相比于预测未来,本人更偏好思考过去,通过有意识(有时或是无意识)地梳理、沉淀,进行去伪存真,正所谓“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每个人的经历都是独特而不平凡的,只要深度思考、细心品味,定能发掘出宝藏”,这是本书带给读者的殷切寄语。 时间不能倒退,发生的事已成为过去,不论如何反思也不能改写,那么翻阅这些 “老皇历”还有何用?笔者认为,对每个人而言,拥有各异的经历,正是“我之所以是我,而非他人”的原因所在。对“回顾过去的意义”有任何的质疑,都可以通过反问 “人类为何要学习历史、为何要演绎历史故事”来找到答案。 身处信息过剩的年代,深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相比于纯粹的技术能力,深谙技术哲学、洞悉工作的底层逻辑与规律,能够释放更大的潜能,在竞争环境中长期占据有利地位。 2.与AI掰掰手腕儿、较较劲儿 近几十年,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算力的高速发展,尤其是当下AI领域通用智能技术的大爆发,人类社会有逐渐被“格式化”的趋势,整个世界都弥漫着二进制的味道,软件及通信技术几乎连接了一切事物,在信息可以被随时共...

暂无课件

样章下载

暂无网络资源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 录

序  章

——以时代为线,与思想为伴

0.1  四个时期和四方面趋势 1

0.2 软件架构的多面性本质 6

第1章

温故知新,举目千里

——初识编程与软件架构的历程

1.1 强者摇篮,编程的文艺复兴时代 12

1.1.1 Java语言,更像是弱者的游戏 12

1.1.2 多样性和原生力,我辈之差距 17

1.2 改弦更张,以模式引领架构之舞 20

1.2.1 三个话题,初识架构 20

1.2.2 设计模式,席卷天下 23

1.3 不甘平庸,非天才也要当决策者 26

1.3.1 书呆子难以逾越的鸿沟 26

1.3.2 在计算机大世界里淘金 29

1.4 乌合之众,敏捷更像是职场把戏 32

1.4.1 小团队作战的魅力 32

1.4.2 技术管理的真与假 34

第2章

黄金年代,风驰电掣

——软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革命

2.1 开源制造,软件行业生产力的彻底释放 39

2.1.1 以GitHub见证开源之道 39

2.1.2 是乐高积木,还是组织器官 41

2.1.3 是自力更生,还是拿来即用 43

2.2 平台模式,软件行业格局的划分确立 45

2.2.1 连接客户重于生产制造 45

2.2.2 平台的核心交易与功能 47

2.3 笃行致远,企业软件架构的纵横跨越 50

2.3.1 内外隔离与服务治理并进 50

2.3.2 系统控制与应用逻辑分离 53

2.3.3 前后分离与数据架构破茧 56

2.3.4 糟粕与精华交替相伴而生 60

第3章

先行利器,无坚不摧

——...

"一场架构知识与思想的盛宴,一次技术哲学的探寻之旅。
这里有小而生动的故事,也有大且深远的洞察;
有基础理论的梳理,也有未来潮流的把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