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高级记者、研究员,以擅长调查研究闻名于知识界,是中国智囊型记者代表人物。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理事、山东省政治学研究会副会长。兼中央财大、山东大学、山师大、济南大学等七所大学的经济学、政府管理学、政治与公共关系学、文学、新闻传播学与党建学教授。 1968年11月下乡,1970年12月参军,1976年10月到新华社任记者。1984年被评为全国首届优秀新闻工作者,同年任全国记协理事,1984年在中央党校进修学习。曾任第11届团中央委员、新华社西藏分社副社长、山东分社副社长等职。 长期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以发现思想,引领社会为己任。从1978年以来的30年,为领导决策提供基层“思路型”调查,为38位政治局委员批示。农村改革初期得到鲁西北六个县委的请功表扬,被称为“庄户人家的好记者”.党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在1982年1月批示中宣部、新华社,要求开展学习李锦调查研究事迹活动。新华社党组、中央直属机关党委及山东省委宣传部发出和转发学习李锦决定。1982年12月31日,邓小平听取汇报农村改革情况并对其作出“你有发言权的评价。是大型电视片《邓小平》中唯一出现的新闻记者形像 1996年6月至2000年5月担任新华 西藏分社副社长期间,在复杂情况下,独立思考,善于开拓,忠实履行中央赋予新华社的“耳目喉舌”、“重要通道”和智囊职责,组织指挥西藏揭批美国议员沃尔夫、西藏民主改革四十周年、藏北雪灾与援藏等重大报道,提出治藏方略,引起中央重视,体现较高的策划与指挥水平。特别是针对达赖“控制一个寺庙就是控制共产党的一个地方”的策略,通过贡嘎县甲日乡这个典型提出农牧区基层党建的思路,被中央主要领导批示,认为“经验很好”,得到中组部与西藏区党委的高度评价。 曾20多次随从中央政治局委员到基层考察调研,圆满完成任务。创办并支持过一些报纸、刊物与网站。 从1988年后,投入理论研究,不断以理论创新在国内引起关注。提出过“新闻过程论”(1988)、“资本经营论”(1995)、“新阶层入党论”(1994、2001)、“马克思主义三阶段论”(2002)、“社会稳定善治论”(2009)与“消费主导型社会论”(2008、2010)。 近年,在中央党校《理论网》开设李锦专栏,列名博首位,列《人民网》“经济学人”栏目,为多家报刊网站和企业的顾问。代表性博文有“关于信贷风险的通信”、“应当进行生产目的大讨论”、“从富士康跳楼事件看中国代工经济 型的迫切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