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徐爱平,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管理专业本科毕业,中学高级教师。1975年毕业分配到北京市少年宫工作,曾任北京市少年宫科技部辅导员、副部长、部长,北京市青少年科技馆副馆长,现在专职从事智能机器人教育研究工作。1979年在首届全国青少年科技作品展览上辅导学生制作的双排键电子琴荣获金奖,单音电子琴获得铜奖,这是我国自己研制设计的第一架电子琴,它不仅开创了青少年的第一,也填补了我国的一项空白。

2003年4月指导学生首次参加在美国举行的第十届国际家用机器人灭火比赛中荣获初级组金奖和银奖。

2003年8月带领组员参加中国机器人大赛获得机器人游北京中小学组冠军、亚军、季军;机器人全自主赛车冠军、亚军、季军。

十年来,辅导学生参加中国区选拔赛共获得一等奖46项,在美国参加国际机器人灭火比赛获金奖2个,银奖1个,铜奖1个;OLYmpiad挑战赛冠军3个;国际机器人搜救比赛第一名3人,第二名2人。

1999年率先提出智能机器人教育进入中小学的主张,并为此受教育部基础教材编审中心的委托主编了第一本面向中小学生的科普读物《智能机器人制作入门》,由此拉开了智能机器人教育的序幕。

2004年、07年分别主持编写了《边学边做——智能机器》一书和信息技术初中三年级下册的教材及教参,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1999年撰写的《校外教育在计算机普及教育中的作用》论文,经过修改2004年选入《中国当代思想宝库》一书,并荣获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

1978年作为校外教育优秀青年出席了共青团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辅导员、科技园丁、先进科普工作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