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新征,男,2000年、2005年于清华大学获工学学士、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副教授、防灾减灾研究所所长。曾于2008.10~2009.10在美国斯坦福大学John A. Blume地震中心做访问学者。
主要从事结构计算和防灾方面的研究工作,在结构工程、防灾减灾、计算机仿真分析等学科的研究和工程应用上已积累了较深厚的理论基础和较丰富的研究经验。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2项,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子课题2项,北京市科委重点项目子项1项,清华大学基础研究计划1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1项等多项纵向项目。先后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会议上发表相关论文100 余篇(其中SCI 16篇,EI 55篇),出版结构计算及防灾减灾方面著作7 部。论著具有较好的创新性和实用性,被国内外同行广泛引用,累计已被引用3400余次(含SCI引用200余次),SCI期刊论文、中文期刊论文单篇引用数均在本领域名列前茅。先后荣获: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学指标)“HIGH Y CITED PAPERS”(2010),“《Engineering Structures》期刊“2005年来最高引用数论文”(2010),“中国百篇最具有影响国内学术论文”(2007),“学科高被引作者”(2008),“《工程力学》期刊核心作者”(2009),“《建筑结构学报》创刊30周年优秀论文”(2010)等荣誉。
多项研究成果被我国国家规范及美国ACI 440规范采纳,并在多个标志性工程的建设或事故分析中得到应用,包括:上海中心、润扬大桥、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湖南凤凰沱江大桥,莫斯科中国贸易中心等。
先后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0),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03,排名4/10),中冶集团科学技术特等奖(2007,排名12/15),山西地震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006,排名1/4),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2007),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2008),清华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2008,排名1/3)等奖励。
兼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与结构分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分学会工程结构安全防护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抗倒塌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计算力学学会会员及国际土木工程复合 料应用学会会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秘书等学术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