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电路分析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11.1电路和电路模型1
1.1.1电路的作用及组成部分1
1.1.2电路元件和电路模型2
1.1.3电路的工作方式3
思考与练习3
1.2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3
1.2.1电流的参考方向3
1.2.2电压的参考方向4
思考与练习5
1.3电路的功率5
思考与练习7
1.4电路元件的伏安关系7
1.4.1电阻元件7
1.4.2电容元件9
1.4.3电感元件10
1.4.4电压源11
1.4.5电流源12
1.4.6受控源14
思考与练习15
1.5基尔霍夫定律17
1.5.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17
1.5.2基尔霍夫电压定律18
思考与练习20
1.6电路中电位的计算21
思考与练习22
本章小结22
习题24
电路分析目录第2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28
2.1电路等效的概念28
2.2电阻的串联、并联等效变换29
2.2.1电阻的串联等效变换29
2.2.2电阻的并联等效变换30
2.2.3电阻的混联等效变换31
思考与练习32
2.3电阻的星形联结与三角形联结的等效互换32
2.4电源的等效变换35
2.4.1实际电源的两种等效模型35
2.4.2电压源、电流源的串联与并联37
思考与练习40
2.5含有电阻和受控源的单口网络的等效41
思考与练习43
2.6替代定理43
2.7戴维南定理与诺顿定理45
2.7.1戴维南定理45
2.7.2诺顿定理47
思考与练习50
本章小结50
习题52
第3章电路分析的一般方法55
3.1KCL和KVL独立方程的个数55
3.1.1KCL独立方程的个数55
3.1.2KVL独立方程的个数56
3.2支路电流法56
3.2.1支路电流法的基本思想56
3.2.2支路电流法的步骤57
思考与练习57
3.3叠加原理58
思考与练习61
3.4网孔分析法61
3.4.1网孔分析法的基本思想61
3.4.2用观察法直接列写网孔方程63
思考与练习64
3.5节点分析法65
3.5.1节点分析法的基本思想65
3.5.2用观察法直接列写节点方程67
思考与练习70
*3.6具有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的分析70
3.6.1运放的电路模型71
3.6.2具有理想运放的电阻电路的分析72
思考与练习74
*3.7非线性电阻电路的概念75
3.7.1非线性电阻元件75
3.7.2简单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76
思考与练习78
本章小结78
习题79
第4章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84
4.1动态电路及其方程84
思考与练习86
4.2电压和电流的初始值计算87
思考与练习89
4.3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90
4.3.1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90
4.3.2RL电路的零输入响应94
思考与练习96
4.4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97
思考与练习101
4.5一阶电路的全响应101
思考与练习106
4.6一阶电路的三要素分析法106
思考与练习110
4.7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和冲激响应110
4.7.1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110
*4.7.2一阶电路的冲激响应114
思考与练习119
4.8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120
4.8.1微分电路121
4.8.2积分电路122
思考与练习123
4.9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123
思考与练习133
本章小结133
习题134
*第5章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138
5.1拉普拉斯变换138
5.1.1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138
5.1.2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性质139
5.1.3常用信号的拉普拉斯变换141
5.1.4拉普拉斯反变换的部分分式法142
思考与练习145
5.2复频域电路模型146
5.2.1电路元件的复频域模型146
5.2.2电路的复频域模型149
5.3电路的复频域分析150
5.3.1基尔霍夫定律的复频域形式150
5.3.2电路的复频域分析方法150
思考与练习158
本章小结159
习题160
第6章正弦交流电路163
6.1正弦量的三要素163
6.1.1正弦量的三要素的基本概念163
6.1.2交流电的有效值166
思考与练习167
6.2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及相量电路模型168
6.2.1复数的复习168
6.2.2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169
6.2.3电路元件伏安关系的相量形式170
6.2.4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175
6.2.5正弦交流电路的相量电路模型176
思考与练习177
6.3阻抗与导纳178
6.3.1阻抗178
6.3.2导纳182
思考与练习185
6.4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的分析185
6.4.1简单正弦交流电路的稳态分析186
6.4.2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187
思考与练习189
6.5正弦交流电路中的功率190
6.5.1瞬时功率190
6.5.2平均功率和功率因数191
6.5.3无功功率192
6.5.4视在功率和额定容量192
6.5.5复功功率193
思考与练习194
6.6功率因数的提高195
思考与练习197
6.7正弦交流电路中的谐振197
6.7.1串联谐振197
6.7.2并联谐振201
思考与练习203
本章小结203
习题205
第7章具有耦合电感的电路210
7.1互感210
7.1.1两个耦合电感线圈的互感210
7.1.2两个耦合电感线圈的耦合系数211
7.1.3互感线圈的同名端及其伏安关系212
思考与练习217
7.2具有耦合电感电路的计算217
7.2.1耦合电感的串联与并联217
*7.2.2具有耦合电感电路的分析计算221
思考与练习225
7.3空心变压器226
思考与练习231
7.4理想变压器232
思考与练习237
本章小结238
习题239
第8章三相交流电路243
8.1对称三相电源243
8.1.1对称三相电源的特点243
8.1.2三相电源的联结方法245
思考与练习247
8.2负载为星形联结的三相对称电路248
8.2.1三相四线制电路248
8.2.2负载为星形联结的三相对称电路的计算248
思考与练习252
8.3负载为三角形联结的三相对称电路252
思考与练习255
8.4不对称三相电路的概念256
8.4.1负载不对称电路及中线的作用256
*8.4.2不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257
思考与练习260
8.5三相电路的功率260
8.5.1对称负载三相功率的计算260
8.5.2不对称负载三相功率的计算260
思考与练习262
本章小结262
习题263
第9章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267
9.1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基本概念267
9.1.1非正弦周期电流、电压的概念267
9.1.2产生非正弦周期电压、电流的原因267
9.1.3谐波分析法268
思考与练习269
9.2非正弦周期信号的谐波分析269
9.2.1非正弦周期信号的谐波分析方法269
9.2.2对称波形的傅里叶级数272
9.2.3查表求周期函数f(t)的傅里叶级数展开式274
思考与练习276
9.3有效值、平均值和平均功率277
9.3.1有效值277
9.3.2平均值279
9.3.3平均功率280
思考与练习282
9.4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282
思考与练习285
本章小结286
习题287
*第10章双口网络289
10.1概述289
10.2双口网络的Y参数290
思考与练习294
10.3双口网络的Z参数295
思考与练习296
10.4双口网络的T(A)参数296
思考与练习298
10.5双口网络的H参数299
10.6双口网络参数间的关系300
10.6.1Z参数与Y参数的关系300
10.6.2Y参数与T参数的关系301
10.6.3四个参数之间的转换关系302
思考与练习303
10.7双口网络的等效电路304
思考与练习306
10.8双口网络的连接306
10.8.1双口网络的级联307
10.8.2双口网络的并联与串联308
思考与练习309
本章小结309
习题310
部分习题答案312
参考文献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