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目录

目    录

第1编  导论

第1章 民事诉讼法学概述 2

1.1  民事冲突 2

1.2  民事诉讼 5

1.3  民事诉讼法 9

1.4  民事诉讼法的任务与效力 12

1.5  民事诉讼法学 14

第2章  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 18

2.1  外国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 18

2.2  中国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 24

第3章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 30

3.1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30

3.2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构成 32

3.3   民事诉讼上的法律事实 34

第2编  原理概述

第4章  民事诉讼中的人民法院 38

4.1  民事审判权 38

4.2  诉讼促进行为 42

4.3  审判组织 44

第5章  诉权 47

5.1  诉 47

5.2  诉权 50

5.3  反诉 54

5.4  诉的合并与分离 55

第6章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58

6.1  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概述 58

6.2  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60

6.3  法院调解原则 61

6.4  辩论原则 64

6.5  处分原则 65

6.6  直接原则与不间断审理原则 67

第7章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 70

7.1  合议制度 70

7.2  回避制度 71

7.3  公开审判制度 72

第8章  主管与管辖 75

8.1  主管 75

8.2  管辖概述 77

8.3  级别管辖 80

8.4  地域管辖 82

8.5  移送管辖和指定管辖 88

第9章  民事诉讼当事人概述 92

9.1  民事诉讼当事人的概念 92

9.2  当事人的诉讼权利能力和诉讼行为能力 93

9.3  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 95

9.4  非法人团体 97

9.5  当事人的更换 98

第10章  共同诉讼人 100

10.1  共同诉讼人的概念 100

10.2  必要的共同诉讼人 101

10.3  普通的共同诉讼人 102

第11章  诉讼代表人 104

11.1  代表人诉讼概述 104

11.2  代表人诉讼的种类 105

11.3  人民法院对代表人诉讼的审理 106

第12章  诉讼中的第三人 108

12.1  诉讼第三人概述 108

12.2  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109

12.3  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111

 

第13章  诉讼代理人 114

13.1  诉讼代理人概述 114

13.2  诉讼代理人分类 116

第14章 民事诉讼证据 122

14.1  民事诉讼证据界定 122

14.2  民事诉讼证据分类 124

14.3  民事诉讼证据种类 126

14.4  证明对象与证明标准 136

14.5  证明责任 141

14.6  法院收集证据 146

14.7  质证与认证 148

第15章  期间与送达 154

15.1  期间 154

15.2  送达 157

第16章  财产保全与先予执行 160

16.1  财产保全 160

16.2  先予执行 163

第17章  诉讼费用 166

17.1  诉讼费用概述 166

17.2  诉讼费用的预交和负担 169

第18章  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 172

18.1  妨害民事诉讼行为 172

18.2  对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强制措施 175

第3编  审判程序

第19章  第一审普通程序 182

19.1  普通程序发动 182

19.2  审理前的准备 188

19.3  开庭审理 190

19.4  对案件审理中特殊情况的处理 195

 

第20章  简易程序和小额诉讼程序 202

20.1  简易程序概述 202

20.2  简易程序的具体程序规定 206

20.3  小额诉讼程序 212

第21章  第二审程序 217

21.1  第二审程序概述 217

21.2  上诉案件的审理和裁判 221

第22章  审判监督程序 228

22.1  审判监督程序概述 228

22.2  法院监督再审 229

22.3  检察院抗诉再审 230

22.4  当事人申请再审 231

22.5  再审案件的审判 233

第23章  民事判决、裁定和决定 236

23.1  民事判决 236

23.2  民事裁定 239

23.3  民事决定 240

23.4  既判力 241

第4编  特殊程序

第24章  特别程序 246

24.1  特别程序概述 246

24.2  选民资格案件审理程序 248

24.3  宣告公民失踪程序 249

24.4  宣告公民死亡程序 251

24.5  认定公民无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程序 255

24.6  认定财产无主案件的审理程序 257

第25章  督促程序 260

25.1  督促程序概述 260

25.2  支付令 261

25.3  督促程序的终结 263

 

第26章  公示催告程序 265

26.1  公示催告程序概述 265

26.2  公示催告案件的审判 266

第27章  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 272

27.1  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概述 272

27.2  债权人会议 276

27.3  和解与整顿 277

27.4  破产债权与破产财产 279

27.5  破产宣告 281

第28章  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特别规定 286

28.1  涉外民事诉讼概述 286

28.2  涉外民事诉讼的特殊原则 278

28.3  涉外民事诉讼管辖 291

28.4  涉外民事诉讼的送达、期间 298

28.5  涉外民事诉讼中的财产保全 301

第29章 涉外仲裁 304

29.1  涉外仲裁概述 304

29.2  涉外仲裁程序 307

第30章  司法协助 313

30.1  司法协助概述 313

30.2  一般司法协助 314

30.3  特殊司法协助 316

30.4  区际司法协助概述 319

第31章  中国港、澳、台民事诉讼程序简述 322

31.1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民事诉讼程序概述 322

31.2  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民事诉讼制度 329

31.3  中国台湾民事诉讼程序 336

31.4  涉港、澳、台地区民事诉讼特别程序 340

第5编  执行程序

第32章  执行程序概述 348

32.1  执行与执行程序 348

32.2  执行的原则 352

第33章  执行程序的一般规定 355

33.1  执行的根据、主体和对象 355

33.2  执行担保与执行异议 359

33.3  代位执行与参与分配 361

33.4  执行竞合与执行监督 364

第34章  执行措施 368

34.1  对财产给付的执行措施 368

34.2  对行为的执行措施 373

34.3  保障性的执行措施 374

第35章  执行的过程 377

35.1  执行开始 377

35.2  执行中止 383

35.3  执行终结 384

35.4  执行和解与执行回转 386

参考文献 389

后记 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