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目录

机械制图与公差绪论1

第1章制图标准与基本技能4

1.1机械制图国家标准4

1.1.1图纸幅面与格式(GB/T14689—1993)4

1.1.2比例(GB/T14690—1993)6

1.1.3字体(GB/T14691—1993)7

1.1.4图线9

1.1.5尺寸标注(GB/T4458.4—2003)10

1.2绘图工具与使用13

1.2.1图板13

1.2.2丁字尺和三角板13

1.2.3铅笔13

1.2.4圆规与分规14

1.3平面几何作图14

1.3.1线段等分14

1.3.2椭圆画法15

1.3.3弧线连接15

1.3.4斜度与锥度17

1.3.5平面图形作图步骤18

1.3.6作图示例19

第2章正投影法与三视图21

2.1投影法概念21

2.1.1中心投影法21

2.1.2平行投影法21

2.1.3几何要素的投影22

2.2三视图概念23

2.2.1三投影面体系24

2.2.2三视图的形成25

2.2.3三视图的位置关系25

机械制图与公差目录第3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27

3.1点的投影27

3.1.1点的投影特性27

3.1.2空间点的位置及标记28

3.2直线的投影30

3.2.1投影面垂直线的投影特性30

3.2.2投影面平行线的投影特性30

3.2.3一般位置线的投影特性31

*3.2.4求直线实长及对投影面的倾角33

3.3平面的投影33

3.3.1投影面平行面的投影特性33

3.3.2投影面垂直面的投影特性33

3.3.3一般位置面的投影特性35

3.3.4平面上的点与线36

*3.3.5换面法求垂直面的实形36

第4章基本体投影及表面交线38

4.1平面基本体38

4.1.1平面基本体三视图的画法38

4.1.2平面基本体表面上的点与线39

4.1.3平面基本体的截交线41

4.2回转基本体43

4.2.1回转基本体三视图的画法43

4.2.2回转基本体表面上的点与线46

4.2.3回转基本体的截交线47

*4.2.4回转基本体的相贯线53

第5章轴测图58

5.1轴测投影基础58

5.1.1轴测图的形成58

5.1.2轴测角与轴向伸缩系数58

5.1.3轴测图的投影特性59

5.1.4轴测图的分类59

5.2正等轴测图的画法59

5.2.1正等轴测图的形成、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59

5.2.2平面体正等轴测图的画法60

5.2.3回转体正等轴测图的画法61

5.3斜二轴测图的画法64

5.3.1斜二轴测图的形成、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64

5.3.2斜二轴测图的画法65

第6章组合体66

6.1组合体基础66

6.1.1组合体的概念与类型66

6.1.2组合体相邻表面的画法66

6.1.3形体分析法67

6.2组合体三视图的画图步骤68

6.2.1形体分析68

6.2.2选择主视图69

6.2.3确定比例与幅面69

6.2.4布图、画底稿69

6.2.5检查描深69

6.3组合体三视图尺寸标注70

6.3.1组合体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70

6.3.2组合体尺寸类型与标注71

6.3.3常见尺寸的标注方法73

6.4组合体读图74

6.4.1读图的基本要求75

6.4.2形体分析法读图75

6.4.3线、面分析法读图76

6.4.4补缺线与补视图78

第7章机件的表达方法81

7.1视图81

7.1.1基本视图81

7.1.2向视图82

7.1.3局部视图83

7.1.4斜视图83

7.2剖视图84

7.2.1剖视图概念84

7.2.2剖视图类型86

7.2.3剖切面类型89

7.3断面图91

7.3.1断面图的概念91

7.3.2断面图类型与画法92

7.3.3断面图标注94

7.4其他表达方法95

7.4.1规定画法95

7.4.2简化画法96

*7.5第三角画法简介99

7.5.1第三角投影原理99

7.5.2第三角视图画法102

7.5.3机件第三角视图的识读104

第8章标准件与常用件107

8.1螺纹及其连接107

8.1.1螺纹的形成及基本要素107

8.1.2螺纹的类型109

8.1.3螺纹的规定画法和标记110

8.1.4螺纹紧固件113

8.2键连接与销连接119

8.2.1常用键及其标记119

8.2.2常用键连接的规定画法及尺寸标注120

8.2.3常用销连接画法121

8.3齿轮122

*8.3.1齿轮的类型与直齿圆柱齿轮的参数122

8.3.2直齿圆柱齿轮的画法124

*8.3.3其他类型齿轮的规定画法125

8.4滚动轴承128

8.4.1滚动轴承的结构与类型128

8.4.2滚动轴承的画法129

8.4.3滚动轴承的代号(GB/T272—1993)130

8.5弹簧131

8.5.1圆柱螺旋压缩弹簧各部分名称及尺寸关系131

*8.5.2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规定画法132

8.5.3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画法举例132

第9章极限配合与表面质量134

9.1光滑圆柱体极限与配合134

9.1.1极限与配合基本术语134

9.1.2标准公差系列138

9.1.3基本偏差系列140

9.1.4配合制、公差带、配合代号142

9.1.5零件尺寸公差标注与识读143

9.1.6极限与配合的选用145

9.2形位公差148

9.2.1形位公差项目及相关规定(GB/T1182—1996)148

9.2.2形状公差带的定义和特点150

9.2.3位置公差带的定义和特点152

9.2.4形位公差的标注与识读158

*9.2.5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的关系161

9.3表面粗糙度164

9.3.1基本概念164

9.3.2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165

9.3.3表面粗糙度的标注166

9.3.4表面粗糙度的选择169

习题170

第10章测量技术基础173

10.1轴径与孔径的检测173

10.1.1用普通计量器具检测173

10.1.2用光滑极限量规检测175

10.1.3轴径的检测176

10.1.4孔径的检测177

10.2形状误差的检测178

10.2.1直线度误差的检测179

10.2.2平面度误差的检测180

10.2.3圆度误差的检测180

10.2.4圆柱度误差的检测181

10.3位置误差的检测181

10.3.1平行度误差的检测181

10.3.2垂直度误差的检测182

10.3.3同轴度误差的检测182

10.3.4跳动误差的检测183

10.4表面粗糙度的检测184

10.4.1视觉比较法184

10.4.2光切法184

10.5螺纹中径误差的检测184

10.6圆柱齿轮的检测185

第11章零件图187

11.1零件图的作用与内容187

11.1.1零件图的作用187

11.1.2零件图的内容188

11.2零件图的视图选择189

11.2.1主视图的选择189

11.2.2其他视图的选择190

11.2.3视图表达方案选择示例191

11.3零件的工艺结构191

11.3.1加工工艺结构191

11.3.2铸造工艺结构193

11.4零件图的尺寸标注194

11.4.1尺寸基准的选择194

11.4.2尺寸标注步骤195

11.4.3尺寸标注注意事项196

11.4.4常见零件结构的尺寸标注198

11.5零件图的技术要求200

11.5.1尺寸公差的标注(GB/T4458.5—2003)201

11.5.2形位公差的标注  201

11.5.3表面粗糙度的标注201

11.5.4其他要求201

11.6典型零件的特点与读图202

11.6.1轴套类零件202

11.6.2轮盘类零件204

11.6.3叉架类零件205

11.6.4箱壳类零件206

第12章装配图209

12.1装配图的作用与内容209

12.1.1装配图的作用209

12.1.2装配图的内容210

12.2装配图的表达方法211

12.2.1装配图的规定画法211

12.2.2装配图简化画法和特殊画法211

12.3装配图的尺寸标注213

12.3.1性能(规格)尺寸213

12.3.2装配尺寸213

12.3.3安装尺寸214

12.3.4外形尺寸214

12.3.5其他重要尺寸214

12.4装配图的零件编号、明细栏与技术要求214

12.4.1序号(GB/T4458.2—2003)214

12.4.2明细栏与标题栏215

12.4.3装配图的技术要求216

12.5装配工艺结构216

12.5.1接触面结构216

12.5.2便于拆装结构217

12.5.3防松定位结构218

12.5.4密封结构219

12.6零部件测绘219

12.6.1分析测绘对象220

12.6.2拆卸部件220

12.6.3画装配示意图220

12.6.4画零件草图221

12.6.5画装配图222

12.6.6画零件工作图224

12.7读装配图225

12.7.1读装配图的基本要求225

12.7.2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225

12.8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228

12.8.1确定零件的表达方案228

12.8.2确定零件的尺寸229

12.8.3确定技术要求229

附录本教材所涉及的相关国家标准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