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目录

一个孤独的思想幽灵在这本书的开端和结尾浮现,以卡尔.马克思为参照,社会学家孔德在19 世纪社会学界更加边缘。这并不妨碍雷吉斯· 德布雷在《普通媒介学教程》里反复提及他的名字,以及他的思想。在德布雷看来,尽管孔德的实证主义思想没有获取现实的成功,尤其是创立人道宗教的流产,但却留下探索人类精神历程的神学、形而上学和实证的三状态法则为媒介学提供一种思考的外在框架。

媒介学(Mediology )这个新名词的第一次出现,是在德布雷1979 年的著作《法国的知识权力》里。按照作者后来的阐释,从学科意义来讲,媒介学不是媒介社会学,也不是符号学,与传播学的路数也不同,因为它不聚焦孤立的个体,而是采用一种跨学科方法,论述范围或论据来源包括历史(技术史、书籍史、美学理论和历史)和信息传播理论。由于研究范围的跨度大,媒介学无法对媒介提供一个唯一性和排他性的概念指称,反而不得不涉及相关学科分支的交叉,各种传递载体的特征,各类信使的角色,各个介质的功能,等等,比如说“书”是一种媒介,那么从媒介学的观点来看,就要同时包括文字、作者使用的语言、纸、编辑、印刷工艺和发行等,才能完整呈现“书”这种媒介。虽然作者也按照自己的非学科门类建制的概念标准界定讨论的边界,但也可以想象读者会同时面对困惑和诱惑。

媒介学研究的知识意图 

媒介学作为专业学科有没有学术合法性?这是很多学者面对媒介学问世的一个疑惑。但是在具有强大人文学术传统的法国,似乎也不是完全没有来由。举例来说,早在1969 年,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在讨论社会学和历史学的学科复合时就说过:“历史学家显然对于社会符号和象征,对于持久的基础社会功能注意得不够。”1 德布雷的看法是,和历史学相比,媒介学的第一个区别是研究历史转化而不是历史年表,第二个区别是研究生产集体心理的信息模具。媒介学更关注是什么抽象理念和技术手段的结合酝酿和组织了社会群体及其运动,研究历史过程的魅力或说服力是如何隐藏在地理场所、机构组织、物品流通和社会心态当中的,探析思想、思潮、运动背后的象征机制,从而与传统意义上的历史学区分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