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系统设计
1.1设计基本原理
1.1.1抽象
1.1.2细化
1.1.3模块化
1.1.4软件体系结构
1.1.5程序结构
1.1.6数据结构
1.1.7软件过程
1.2体系结构设计
1.2.1软件结构图
1.2.2扇出、扇入与深度、宽度
1.2.3模块的耦合
1.2.4模块的内聚
1.2.5结构设计的一般准则
1.3结构化设计
1.3.1数据流的类型
1.3.2过程步骤
1.3.3变换分析设计
1.3.4事务分析设计
1.3.5混合流设计
1.3.6结构化设计方法应用示例
1.3.7设计后的处理
1.4详细设计
1.4.1结构化语言
1.4.2判定表
1.4.3判定树
1.5结构化程序设计
1.5.1节点
1.5.23种基本控制结构
1.5.3过程设计语言
1.6面向对象设计
1.6.1转向面向对象的设计
1.6.2面向对象抽象方法
1.6.3信息隐藏
1.6.4模块化
1.6.5类的设计准则
1.6.6面向对象设计的基本原理
1.6.7软件复用
1.6.8面向对象设计的步骤
1.7数据库系统模型和结构
1.7.1层次模型
1.7.2网状模型
1.7.3关系模型
1.8数据库管理系统
1.9关系数据库的范式理论
1.9.1数据依赖
1.9.2关系模式的操作异常
1.9.3范式
1.10EAR方法
1.10.1EAR图
1.10.2EAR方法向关系数据库转换
第2章需求分析
2.1概况
2.1.1企业状况
2.1.2组织机构
2.1.3计算机应用状况
2.2企业特点
2.2.1生产特点
2.2.2产品特点
2.2.3管理特点
2.2.4生产计划特点
2.3作业主要流程
2.3.1业务作业流程
2.3.2品保作业流程
2.3.3技开作业流程
2.3.4事业作业流程
2.3.5财务作业流程
2.3.6后勤作业流程
2.3.7人事作业流程
2.3.8总裁办作业流程
2.4企业经营目标
2.5实现目标存在的问题
2.5.1新产品的开发设计
2.5.2生产经营管理
2.5.3质量检测
2.5.4人力资源管理
2.5.5财务管理
2.6实现目标采取的措施
2.6.1利用新技术
2.6.2实现管理规范化
2.6.3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
2.6.4密切外界关系合作
2.6.5员工教育
2.7KINGONIS(万里通集团网络信息系统)概要
2.8KINGONIS对实现目标的支持
2.8.1必须建立全公司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
2.8.2品质管理需要以ISO9002为核心
2.8.3提高产品开发能力
2.8.4业务与生产需要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
2.8.5后勤必需计算机协调的规划与控制
第3章总体方案
3.1系统目标
3.1.1总体目标
3.1.2功能目标
3.1.3性能目标
3.1.4效益目标
3.1.5技术目标
3.2确定系统方案原则
3.2.1技术的先进性
3.2.2经济性原则
3.2.3政策性原则
3.2.4系统的实用性
3.2.5信息的安全性
3.2.6数据库设计
3.2.7软件规范原则
3.2.8全面规划、分步实施
3.2.9系统的适应性
3.3系统结构
3.3.1应用系统结构
3.3.2子系统界面及技术指标
3.3.3网络拓扑结构
3.3.4逻辑结构
第4章业务管理子系统设计
4.1概述
4.1.1业务管理机构
4.1.2工作任务与目标
4.2功能设计
4.3功能组件设计
4.3.1业务科处理
4.3.2采购处理
4.3.3仓储科处理
4.3.4生控科处理
第5章技术开发管理子系统设计
5.1概述
5.2功能设计
5.3组件设计
5.3.1开发作业组件设计
5.3.2试作处理组件设计
5.3.3技术转移组件设计
5.3.4模具作业组件设计
5.3.5开版作业组件设计
第6章品质保证子系统设计
6.1背景说明
6.1.1系统目标
6.1.2万里通企业集团品保系统组织图
6.1.3参考资料
6.1.4术语和缩写词
6.2软件总概述
6.2.1目标系统特点
6.2.2假设和约束
6.2.3品保系统与其他部门的信息传送
6.2.4品保子系统内部模块关系
6.3功能设计
6.3.1功能介绍
6.3.2品保系统详细功能树
6.4性能需求
6.5组件设计
第7章事业管理子系统设计
7.1概述
7.1.1事业部管理机构图
7.1.2管理职能
7.2功能设计
7.2.1作业管理
7.2.2预防管理
7.2.3监控管理
7.2.4金箭管理
7.3性能设计
7.3.1精度
7.3.2时间特性
7.3.3灵活性
7.4组件设计
7.4.1组件功能设计
7.4.2组件所用物理表
第8章财务子系统设计
8.1概述
8.2账务
8.2.1凭证处理
8.2.2登账结账
8.2.3会计报表
8.2.4系统初始化
8.3出纳事务
8.4原材料核算
8.5生产成本核算
8.5.1农场生产成本核算
8.5.2福利社成本核算
8.6系统管理
第9章人事管理子系统设计
9.1概述
9.1.1人事管理机构
9.1.2工作任务与目标
9.2系统设计
9.2.1人事资料管理
9.2.2考勤管理
9.2.3考评管理
9.2.4薪资管理
9.2.5员工培训管理
第10章后勤管理子系统设计
10.1概述
10.1.1后勤管理机构
10.1.2工作任务与目标
10.2系统设计
10.2.1财产管理
10.2.2事务性采购
10.2.3设备管理
10.2.4零件管理
10.2.5马达维修管理
10.2.6车辆管理
10.2.7事务科管理
10.2.8宿舍管理
10.2.9图书馆管理
10.2.10食堂管理
10.2.11农场管理
10.2.12稽核管理
第11章数据迁移设计
11.1省征管系统介绍
11.2异构数据迁移途径的选择
11.2.1数据转换途径的选择
11.2.2数据迁移方法的选择
11.3数据迁移的总体规划
11.3.1数据迁移范围
11.3.2提升省征管软件的数据质量
11.3.3数据迁移的运行框架
11.3.4新旧系统代码的对应
11.3.5新旧系统流水号的对应
11.3.6数据迁移的技术验证
11.3.7数据迁移的业务验证
11.4数据迁移的详细实现
11.4.1新旧系统流水号对应的实现
11.4.2新旧系统代码对应的实现
11.4.3调度程序的设计
11.4.4监控程序的设计
11.4.5数据导出的实现
11.4.6数据导入Oracle的实现
11.4.7一个税款迁移例子的设计
11.5数据迁移的实施要点
11.5.1数据迁移的质量保证计划
11.5.2数据迁移的正确性验证
11.5.3提高数据转换的性能
11.5.4提高数据导入的性能
第12章系统平台设计
12.1概述
12.1.1概述
12.1.2企业分布
12.2数据库系统设计
12.2.1数据库系统的设计目标与原则
12.2.2信息特点与信息量估算
12.2.3数据库概念模式设计与数据字典
12.2.4数据库体系结构
12.2.5数据库主要内容
12.2.6数据库逻辑设计与物理设计
12.2.7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型
12.3网络系统设计
12.3.1网络负荷与容量分析
12.3.2网络系统设计目标与原则
12.3.3网络系统的需求
12.3.4网络结构设计
12.3.5网络系统管理
12.3.6机房工程
12.3.7网络系统配置
12.3.8结构布线方案
12.3.9实施计划
12.3.10经费预算
第13章系统组织与信息分类编码标准
13.1概述
13.2编码内容
13.2.1数据元素标准
13.2.2用户视图标准
13.2.3概念数据库标准
13.2.4逻辑数据库描述标准
13.2.5数据库结构标识
13.2.6功能结构描述标准
13.2.7系统结构描述标准
13.2.8系统文件命名原则与标准
13.2.9报告编写的组织
13.2.10信息分类编码标准
第14章接口
14.1外部接口
14.2系统结构接口
14.3子系统间的接口
14.4人机接口
第15章关键技术与实施计划
15.1关键技术
15.2技术路线
15.3实施计划与进度
第16章系统维护
16.1概述
16.2设备维护
16.3数据库维护
16.4安全维护
16.5日常维护
16.6防病毒维护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