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探索篇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3
一、 人才培养模式概念的提出3
二、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诠释5
三、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外延与构成要素7
四、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8
五、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人才培养模式11
上篇参考文献17
中篇 实践篇
第一部分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标准与要求)21
一、 专业名称与学制21
二、 人才培养目标21
三、 职业岗位(群)21
四、 人才培养规格22
五、 基于工作过程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系统设计专业课程体系23
六、 专业教学团队的配置与基本要求37
七、 实践教学条件的配置与要求37
八、 毕业标准40
九、 学期周数分配表41
十、 教学进度计划表41
十一、 方案编制说明41
第二部分 人才培养实施的条件50
一、 师资队伍的配置与要求50
二、 实践教学条件的配置与要求51
三、 课程教学资源库的配置与要求54
第三部分 人才培养实施的规范55
一、 专业教学文件制定的基本要求55
二、 课程标准编制的基本要求55
三、 课程学习情境设计编写规范58
四、 课程教学方案设计规范59
五、 专业实践教学工作规范62
第四部分 人才培养实施的流程65
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65
二、 人才培养模式运行实施流程66
三、 人才培养实施的教学组织流程66
四、 行动导向的课程教学模式实施69
五、 课程标准编制70
六、 考核评价70
目 录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开发案例第五部分 人才培养实施的保障机制72
一、 专业教学运行组织结构72
二、 顶岗实习制度管理73
三、 专业建设顾问委员会制度73
四、 构建校企合作平台73
五、 校内实训基地管理制度74
六、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74
第六部分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标准76
“计算机操作与应用”课程标准 76
“应用文写作”课程标准85
“沟通与礼仪”课程标准 92
"C语言程序设计(I) ”课程标准99
"C语言程序设计(II) ”课程标准106
“电工电子电路分析(I) ”课程标准112
“电工电子电路分析(II) ”课程标准119
“电子电路分析与制作”课程标准 126
“数字电路设计与实践”课程标准 134
“通信电路分析与测试”课程标准142
“数字通信系统分析”课程标准 151
“专业实用英语”课程标准162
“电子装配技能实训”课程标准169
"C语言程序设计综合实训”课程标准177
“通信网络综合布线与测试”课程标准 183
“数据通信网络组建与配置(I) ”课程标准191
“数据通信网络组建与配置(II) ”课程标准197
“交换设备运行维护”课程标准 203
“光传输线路与设备维护”课程标准211
“移动无线网络设备维护”课程标准 221
“通信工程服务”课程标准 230
“顶岗实习”课程标准236
中篇参考文献243
下篇 案例篇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案例--以“光传输线路与设备维护”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为例247 一、 课程设置247
二、 教学内容设计259
三、 教学方法与手段276
四、 教学实践条件292
五、 本课程的特色与创新点301
六、 本课程与国内外同类课程的比较302
下篇参考文献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