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章 绪论1
0.1 电机与电力拖动史话1
0.2 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学习方法总览4
0.2.1 电机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和学习方法4
0.2.2 电力拖动基础内容的基本要求和学习方法4
第1章 直流电动机5
1.1 概述5
1.2 直流电动机的运行原理9
1.2.1 直流电动机的电枢绕组和电枢反应9
1.2.2 直流电动机的感应电动势和电磁转矩14
1.2.3 直流电动机运行的基本方程式16
1.2.4 电机的可逆性原理19
1.3 直流电动机的工作特性20
1.3.1 并励电动机的工作特性20
1.3.2 串励电动机的工作特性22
1.3.3 复励电动机的工作特性23
习题24
第2章 交流电动机26
2.1 概述26
2.2 三相交流电动机26
2.2.1 三相交流电动机的绕组及电动势和磁动势26
2.2.2 三相异步电动机概述35
2.2.3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运行分析38
2.2.4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运行特性及参数测定50
2.2.5 三相同步电动机运行原理54
2.3 变压器63
2.3.1 单相变压器63◆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目 录◆2.3.2 三相变压器及其二次侧线电压的相位移65
2.3.3 自耦变压器与互感器69
习题71
第3章 电力拖动系统及其动力学原理75
3.1 电力拖动系统运动方程75
3.2 负载转矩和飞轮矩的折算77
3.2.1 负载转矩的折算77
3.2.2 飞轮矩的折算79
3.2.3 位能性负载升降运动的折算问题81
3.3 典型负载转矩特性83
3.3.1 恒转矩负载特性83
3.3.2 恒功率负载特性84
3.3.3 泵类负载特性84
3.4 电力拖动系统稳定运行的判据85
3.4.1 直流电动机拖动系统与三相异步电动机拖动系统85
3.4.2 三相同步电动机拖动系统87
习题88
第4章 直流电动机的电力拖动91
4.1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91
4.1.1 固有机械特性92
4.1.2 人为机械特性92
4.1.3 他励直流电动机机械特性的工程计算与绘制93
4.2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起动 95
4.2.1 直接起动96
4.2.2 降压起动96
4.2.3 电枢回路串电阻分级起动97
4.3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制动100
4.3.1 能耗制动100
4.3.2 反接制动102
4.3.3 回馈制动105
4.4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调速107
4.4.1 调速指标107
4.4.2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各种调速方法108
4.4.3 调速方式及其与负载的合理配合113
4.5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过渡过程116
4.5.1 机械过渡过程的一般规律117
4.5.2 他励直流电动机起动时的过渡过程119
4.5.3 他励直流电动机制动时的过渡过程121
4.5.4 他励直流电动机过渡过程中的能量损耗126
4.6 串励与复励直流电动机拖动系统的运行130
4.6.1 串励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130
4.6.2 串励直流电动机的起动与调速131
4.6.3 串励直流电动机的制动131
4.6.4 复励直流电动机拖动系统的运行132
习题133
第5章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力拖动137
5.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137
5.1.1 三相异步电动机机械特性的三种表达式137
5.1.2 三相异步电动机机械特性的计算与绘制140
5.1.3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固有机械特性140
5.1.4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人为机械特性141
5.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143
5.2.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问题及直接起动的条件143
5.2.2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降压起动144
5.2.3 三相绕线型异步电动机的起动147
5.2.4 改善起动性能的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149
5.3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气制动151
5.3.1 能耗制动151
5.3.2 反接制动154
5.3.3 回馈制动156
5.4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159
5.4.1 变极调速159
5.4.2 变频调速162
5.4.3 变转差率调速165
5.5 三相异步电动机过渡过程中的能量损耗171
5.5.1 过渡过程能量损耗的一般表达式171
5.5.2 各种过渡过程中的能量损耗172
5.5.3 减少过渡过程能量损耗的方法173
习题173
第6章 电力拖动系统中电动机容量的选择177
6.1 概述177
6.1.1 电机的发热与冷却177
6.1.2 决定电动机容量的主要因素179
6.1.3 过载能力及起动能力的校验180
6.1.4 电动机的工作方式181
6.2 连续工作方式下电动机容量的选择182
6.2.1 连续常值负载下的电动机容量选择182
6.2.2 连续周期性变化负载的电动机容量选择186
6.3 短时工作方式下电动机容量的选择195
6.3.1 短时工作方式下连续工作制电动机的容量选择195
6.3.2 短时工作方式下短时工作制电动机容量的选择197
6.4 周期性断续工作方式的电动机容量选择199
6.5 确定电动机容量的统计法和类比法201
6.5.1 统计法201
6.5.2 类比法202
6.6 由特殊电源供电的电动机选择问题202
6.6.1 由可控晶闸管供电的直流电动机容量的选择202
6.6.2 由变频电源供电的三相异步电动机选择问题203
习题204
第7章 特种驱动电动机208
7.1 概述208
7.2 中小型特种电动机208
7.2.1 无换向器电动机208
7.2.2 转子供电式三相并励交流换向器电动机214
7.2.3 直线电动机219
7.2.4 开关磁阻电动机221
7.3 驱动微电机225
7.3.1 单相异步电动机225
7.3.2 单相串励换向器电动机230
7.3.3 磁阻式及磁滞式同步电动机232
习题236
第8章 控制电机237
8.1 概述237
8.1.1 控制电机的特点237
8.1.2 控制电机的种类237
8.1.3 控制电机的作用238
8.2 伺服电动机238
8.2.1 交流伺服电动机238
8.2.2 直流伺服电动机242
8.3 测速发电机245
8.3.1 交流空心杯转子异步测速发电机245
8.3.2 直流测速发电机248
8.4 自整角机249
8.4.1 自整角机的种类249
8.4.2 自整角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250
8.5 旋转变压器254
8.5.1 旋转变压器的种类254
8.5.2 旋转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55
8.6 步进电动机259
8.6.1 步进电动机的工作原理259
8.6.2 步进电动机的特性262
习题264
附录A 并励直流发电机的自励建压266
附录B 直流电机的换向268
参考文献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