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据库基础知识
第1章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原理
1.1数据库系统概述
1.1.1数据库系统的应用
1.1.2数据库系统概念
1.1.3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阶段
1.1.4数据库系统的用户
1.2数据模型
1.2.1数据抽象的过程
1.2.2关系模型
1.3数据库体系结构
1.3.1数据库系统三级结构
1.3.2数据库系统三级模式
1.3.3数据库系统的二级映射与数据独立性
1.3.4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架构**
1.4高级数据库系统**
1.4.1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1.4.2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
1.4.3并行数据库系统
1.4.4多媒体数据库系统
1.5数据仓库技术与数据挖掘技术**
1.5.1数据仓库
1.5.2联机分析处理
1.5.3数据挖掘
1.6小结
习题一
第2章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2.1SQL语言介绍
2.1.1SQL数据库的体系结构
2.1.2SQL的特点
2.1.3SQL语言的组成
2.2Oracle提供的示例数据库
2.2.1SCOTT示例方案各表介绍
2.2.2Oracle数据类型
2.3数据查询
2.3.1基本查询
2.3.2分组查询
2.3.3连接查询
2.3.4子查询
2.3.5集合查询
2.4数据的维护
2.4.1插入数据
2.4.2更新数据
2.4.3删除数据
2.5数据的定义
2.5.1基本表的定义、删除和修改
2.5.2索引的创建与删除
2.5.3视图
2.6小结
习题二
第3章数据库编程
3.1PL/SQL编程基础
3.1.1PL/SQL程序结构
3.1.2使用%TYPE和%ROWTYPE类型的变量
3.1.3条件判断语句
3.1.4循环语句
3.2游标
3.2.1显式游标定义和使用
3.2.2显式游标属性
3.2.3游标FOR循环
3.2.4带参数的游标
3.2.5使用游标更新和删除数据
3.3异常处理
3.3.1预定义的Oracle异常
3.3.2用户自定义的异常处理
3.4存储过程
3.4.1创建存储过程
3.4.2调用存储过程
3.4.3存储过程的参数
3.5嵌入式SQL
3.5.1嵌入式SQL语句的组成
3.5.2嵌入式SQL语句与主语言的通信
3.5.3SQL通信区
3.5.4主变量的定义与使用
3.5.5嵌入式SQL中的游标定义与使用
3.5.6动态SQL语句
3.6小结
习题三
第4章关系模型基本理论
4.1关系模型基本概念
4.1.1基本术语
4.1.2关系的特征
4.2数据库完整性
4.2.1三类完整性规则
4.2.2Oracle提供的约束
4.2.3触发器
4.3关系代数
4.3.1关系代数的基本操作
4.3.2关系代数的四个组合操作
4.3.3关系代数操作实例
4.4关系运算
4.4.1元组关系运算
4.4.2域关系运算**
4.5小结
习题四
第二篇数据库管理与保护
第5章数据库的安全性
5.1数据库安全性概述
5.2数据库安全性控制
5.2.1用户标识与鉴别
5.2.2存取控制策略
5.2.3自主存取控制
5.2.4强制存取控制
5.3视图机制
5.4安全级别及审计跟踪
5.4.1安全级别**
5.4.2审计跟踪
5.5数据加密
5.6统计数据库的安全性
5.7Oracle的安全设置
5.7.1用户账号
5.7.2权限管理
5.7.3角色管理
5.8小结
习题五
第6章事务与并发控制
6.1事务
6.2事务的ACID特性
6.2.1原子性
6.2.2一致性
6.2.3隔离性
6.2.4持久性
6.2.5Oracle事务控制语句
6.3并发控制
6.3.1理解并发控制的含义
6.3.2并发执行可能引起的问题
6.3.3事务隔离级别
6.3.4Oracle事务隔离级别设置
6.4封锁
6.4.1锁
6.4.2封锁协议
6.4.3封锁带来的问题
6.5两段封锁协议
6.6Oracle的并发控制
6.7小结
习题六
第7章故障恢复
7.1数据库故障恢复概述
7.2故障分类
7.2.1事务故障
7.2.2系统故障
7.2.3介质故障
7.3恢复的实现技术
7.3.1数据备份
7.3.2登记日志文件
7.4恢复策略
7.4.1事务故障的恢复
7.4.2系统故障的恢复
7.4.3介质故障的恢复
7.5具有检查点的恢复技术
7.6Oracle恢复管理器RMAN
7.6.1基本概念
7.6.2将数据库设置为归档日志模式
7.6.3创建恢复目录所使用的表空间
7.6.4创建RMAN用户并授权
7.6.5创建恢复目录
7.6.6注册目标数据库
7.6.7RMAN备份和恢复
7.7闪回技术**
7.7.1闪回技术概述
7.7.2闪回数据库
7.7.3闪回表
7.8小结
习题七
第三篇数据库系统设计
第8章使用实体联系模型进行数据建模
8.1概念模型设计
8.1.1概念模型设计的重要性
8.1.2概念模型设计的方法
8.2实体联系模型
8.2.1实体及实体集
8.2.2属性
8.2.3联系
8.2.4ER模型应用示例
8.3利用ER模型的数据库概念设计
8.3.1局部ER模型设计
8.3.2全局ER模型设计
8.4ER模型设计工具——ERwin**
8.4.1ERwin建模方法
8.4.2ERwin应用实例
8.5小结
习题八
第9章关系模型规范化设计理论
9.1关系模式中可能存在的异常
9.1.1存在异常的关系模式示例
9.1.2可能存在的异常
9.1.3关系模式中存在异常的原因
9.2函数依赖
9.2.1函数依赖定义
9.2.2发现函数依赖
9.2.3最小函数依赖集
9.3候选键
9.3.1候选键定义
9.3.2属性集的闭包
9.3.3求候选键
9.4关系模式的规范化
9.4.1范式及规范化
9.4.2完全函数依赖、部分函数依赖和传递函数依赖
9.4.3以函数依赖为基础的范式
9.4.4关系的分解
9.4.5多值依赖与4NF
9.4.6关系模式规范化总结
9.5小结
习题九
第10章数据库设计
10.1数据库设计概述
10.1.1数据库设计问题
10.1.2数据库设计方法
10.1.3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过程
10.2需求分析
10.2.1需求分析的任务
10.2.2需求分析的过程
10.2.3用户需求调研的方法
10.2.4数据流图**
10.2.5数据字典
10.2.6用户需求描述与分析实例**
10.3概念数据建模
10.3.1建模方法
10.3.2建模的基本任务与步骤
10.4逻辑结构设计
10.4.1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
10.4.2采用ER模型的逻辑设计步骤
10.5物理设计
10.5.1索引存取方法
10.5.2聚簇索引存取方法
10.5.3不适于建立索引的情况
10.6数据库的实现与测试
10.7数据库的运行维护
10.8小结
习题十
第四篇数据库系统开发案例
第11章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实例**
11.1系统总体需求
11.1.1用户总体业务结构
11.1.2总体安全要求
11.2系统总体设计
11.2.1系统设计考虑的主要内容
11.2.2系统的体系结构
11.2.3系统软件开发平台
11.2.4系统的总体功能模块
11.3系统需求描述
11.3.1系统全局数据流图
11.3.2系统局部数据流图
11.3.3系统数据字典
11.4系统概念模型描述
11.4.1构成系统的实体
11.4.2系统局部ER图
11.4.3合成全局ER图
11.4.4优化全局ER图
11.5系统的逻辑设计
11.5.1转化为关系数据模型
11.5.2关系数据模型的优化与调整
11.5.3数据库表的结构
11.6数据库的物理设计
11.6.1创建表
11.6.2创建索引
11.7小结
附录AOracle实验
实验一Oracle基础知识与SQL*Plus环境
实验二数据表的建立
实验三数据插入、修改和删除
实验四数据查询
实验五视图、索引和权限设置
实验六PL/SQL
实验七触发器和游标
实验八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附录B习题答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