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支付系统1
第一节 支付系统概述1
一、 支付2
二、 支付体系2
三、 支付系统2
四、 支付系统功能3
五、 支付系统分类3
六、 支付系统参与者5
第二节 我国支付系统5
一、 我国支付系统发展现状5
二、 中国人民银行现代化支付系统6
三、 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的主要作用10
四、 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12
五、 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13
六、 银行卡支付系统13
七、 中国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14
八、 中国支付体系对经济金融和社会发展的影响15
第三节 我国支付系统的功能16
一、 同城清算所系统16
二、 全国电子联行系统(EIS) 18
三、 全国手工联行系统19
四、 电子资金汇兑系统21
五、 大额实时支付系统22
六、 小额批量电子支付系统23
七、 银行卡授权系统23
八、 政府债券簿记系统24
基本概念28
思考与训练29 综合实训29
第二章 支付工具30
第一节 支付工具概述30
一、 支付工具的发展演变31
二、 电子货币31
三、 支付工具类型32
四、 新型电子支付工具的发展状况与趋势33
五、 我国的支付工具 33
第二节 我国的支付工具34
一、 票据类支付工具34
二、 卡基支付工具38
三、 电子支付工具39
四、 其他支付工具39
第三节 银行卡支付工具41
一、 银行卡概述41
二、 银行卡组织44
阅读资料一50
阅读资料二53
阅读资料三58
基本概念63
思考与训练64
综合实训64
第三章 网上支付及网上支付工具65
第一节 网上支付概述65
一、 网上支付概念65
二、 网上支付的功能66
三、 网上支付的特征66
四、 网上支付的发展过程67
五、 我国网上支付的发展现状与展望67
第二节 网上支付的基本流程及模式68
一、 网上支付组件68
二、 网上支付的结构69
三、 网上支付的基本流程71
四、 网上支付模式71
第三节 网上支付工具及创新72
一、 电子钱包支付72
二、 电子现金支付74
三、 电子支票支付76
四、 信用卡在线支付79
阅读资料一82
阅读资料二87
阅读资料三90
基本概念101
思考与训练101
综合实训102
第四章 第三方支付平台103
第一节 第三方支付平台概述105
一、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概念105
二、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提出105
三、 第三方网上支付模式105
四、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交易流程106
五、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特征106
六、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优缺点107
七、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概况107
第二节 我国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108
一、 支付宝108
二、 财付通110
三、 快钱110
四、 环讯111
五、 ChinaPay112
六、 网银在线112
七、 汇付天下112
八、 贝宝113
九、 云网113
十、 首信易114
十一、 易宝114
第三节 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的监管模式115
一、 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的国际监管模式115
二、 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的法律风险116
三、 我国对第三方网上支付业务监管的现状117
四、 我国对第三方网上支付业务监管的对策118
阅读资料一119
阅读资料二123
基本概念128
思考与训练128
综合实训128
第五章 支付安全129
第一节 网上支付安全概述129
一、 网上支付安全技术130
二、 信息系统安全防范技术131
第二节 网上支付安全协议134
一、 SSL协议134
二、 SET协议135
三、 公共密钥体系PKI标准140
第三节 信息加密技术144
一、 常规算法144
二、 公钥加密算法146
三、 私钥加密和公钥加密的优缺点148
四、 信息加密的发展149
第四节 网上支付与结算认证系统150
一、 客户认证150
二、 证书发放153
基本概念156
思考与训练157
综合实训157
第六章 网络银行159
第一节 网络银行的发展及特点161
一、 网络银行的概念162
二、 网络银行的功能163
三、 网络银行的主要特点164
四、 网络银行的发展阶段164
五、 网络银行的发展现状及趋势165
六、 网络银行的优势166
七、 网络银行对传统银行的挑战166
八、 网络银行未来的发展趋势167
第二节 网络银行系统168
一、 网络银行系统的技术构成168
二、 网络银行系统的组织构成169
三、 网络银行的业务构成170
四、 网络银行的系统结构170
五、 网络银行软件系统171
六、 网络银行的建立过程172
第三节 银行电子化管理系统173
一、 银行电子化网络系统的类型和特点173
二、 网络银行系统功能173
三、 国外银行网络系统175
四、 我国银行网络系统177
第四节 网络银行的风险与管理177
一、 网络银行的业务风险177
二、 网络银行的安全策略178
三、 网络银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179
四、 网络银行的安全评估179
五、 网络银行的安全技术措施180
六、 网络银行业务的安全措施182
七、 网络银行的安全审计183
第五节 手机银行183
一、 手机银行概述183
二、 国外手机银行的发展183
三、 手机银行的类型184
四、 国内手机银行的发展185
五、 手机银行和网络银行的比较185
六、 我国手机银行业的发展前景186
基本概念186
思考与训练186
综合实训187
第七章 网络金融188
第一节 网络金融的发展190
一、 网络金融的含义190
二、 网络金融的特征190
三、 网络金融创新192
四、 网络金融的发展193
五、 我国网络金融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194
第二节 网络证券196
一、 网络证券的基本概念196
二、 网上证券交易的优势197
三、 网络证券与传统证券业务的比较198
四、 网络证券的发展199
五、 我国网络证券发展的问题与障碍200
六、 网络证券的风险控制与监管201
第三节 网络保险202
一、 网络保险概述202
二、 网络保险的运作方式202
三、 网络保险的商业模式203
四、 网络保险的优势204
五、 网络保险的发展204
六、 我国网络保险业务的发展趋势206
基本概念207
思考与训练208
综合实训208
第八章 网上支付相关法律209
第一节 网上支付的法律问题概述209
一、 网上支付对现代法律的挑战209
二、 网上支付的各参与方的关系211
三、 网上支付交易合同的法律问题 212
四、 网上支付交易安全的法律保障212
五、 网上支付中的知识产权保护213
六、 隐私权保护问题 214
七、 网上支付面临的法律风险215
第二节 网上支付相关法律、法规215
一、 国内外网上支付的立法状况215
二、 电子商务立法的范畴 217
三、 网上支付立法的特点217
四、 与电子签名有关的法律规范218
五、 与合同、支付有关的电子商务法律规范 219
六、 与安全认证、知识产权有关的法律、法规220
七、 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有关的法律规范221
基本概念223
思考与训练223
综合实训223
附录A 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224
附录B 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232
附录C 美国统一电子交易法案(修订稿)238
附录D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245
参考文献250
第一章 支付系统1
第一节 支付系统概述1
第二节 我国支付系统5
第三节 我国支付系统的功能16
基本概念28
思考与训练29
综合实训29
第二章 支付工具30
第一节 支付工具概述30
第二节 我国的支付工具34
第三节 银行卡支付工具41
阅读资料一50
阅读资料二53
阅读资料三58
基本概念63
思考与训练64
综合实训64
第三章 网上支付及网上支付工具65
第一节 网上支付概述65
第二节 网上支付的基本流程及模式68
第三节 网上支付工具及创新72
阅读资料一82
阅读资料二87
阅读资料三90
基本概念101
思考与训练101
综合实训102
第四章 第三方支付平台103
第一节 第三方支付平台概述105
第二节 我国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108
第三节 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的监管模式115
阅读资料一119
阅读资料二123
基本概念128
思考与训练128
综合实训128
第五章 支付安全129
第一节 网上支付安全概述129
第二节 网上支付安全协议134
第三节 信息加密技术144
第四节 网上支付与结算认证系统150
基本概念156
思考与训练157
综合实训157
第六章 网络银行159
第一节 网络银行的发展及特点161
第二节 网络银行系统168
第三节 银行电子化管理系统173
第四节 网络银行的风险与管理177
第五节 手机银行183
基本概念186
思考与训练186
综合实训187
第七章 网络金融188
第一节 网络金融的发展190
第二节 网络证券196
第三节 网络保险202
基本概念207
思考与训练208
综合实训208
第八章 网上支付相关法律209
第一节 网上支付的法律问题概述209
第二节 网上支付相关法律法规215
基本概念223
思考与训练223
综合实训223
附录A 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224
附录B 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232
附录C 美国统一电子交易法案(修订稿)238
附录D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245
参考文献250
第一章 总论1
第一节 会计概述1
一、 会计的产生和发展1
二、 会计的职能和目标4
三、 会计的含义7
第二节 会计对象7
一、 资金的筹集活动7
二、 资金的运用活动7
三、 资金的分配活动8
第三节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9
一、 会计要素9
二、 会计等式14
第四节 会计假设与会计基础17
一、 会计假设17
二、 会计基础: 权责发生制19
第五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19
一、 可靠性19
二、 相关性20
三、 可理解性20
四、 可比性20
五、 实质重于形式21
六、 重要性21
七、 谨慎性21
八、 及时性22
第六节 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22
一、 会计要素的确认23
二、 会计要素的计量25
第七节 会计核算方法26一、 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27
二、 复式记账27
三、 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27
四、 登记账簿27
五、 成本计算27
六、 财产清查28
七、 编制财务报表28
本章小结29
基本概念30
思考与训练30
第二章 账户与复式记账34
第一节 会计科目34
一、 设置会计科目的意义34
二、 会计科目设置的原则35
三、 会计科目的分类36
第二节 账户37
一、 设置账户的意义37
二、 账户的基本结构38
第三节 复式记账原理39
一、 记账方法概述39
二、 借贷记账法40
本章小结51
基本概念52
思考与训练52
第三章 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56
第一节 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56
一、 资金筹集业务核算的内容56
二、 投入资本的核算57
三、 短期借款的核算58
第二节 生产准备业务的核算59
一、 生产准备业务核算的主要内容59
二、 固定资产购入业务的核算60
三、 材料采购业务的核算62
四、 材料采购成本的计算67
第三节 产品生产业务的核算69
一、 产品生产业务核算的主要内容69
二、 产品生产业务核算应设置的主要账户69
三、 产品生产业务的总分类核算71
四、 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74
第四节 产品销售业务的核算77
一、 产品销售业务核算的主要内容77
二、 产品销售业务核算应设置的主要账户78
三、 销售过程的总分类核算80
第五节 财务成果业务的核算84
一、 财务成果业务核算的主要内容84
二、 利润形成的核算84
三、 利润分配的核算90
本章小结93
基本概念94
思考与训练94
第四章 账户的分类102
第一节 账户按其经济内容的分类103
一、 资产类账户103
二、 负债类账户103
三、 所有者权益类账户104
四、 成本类账户104
五、 损益类账户104
第二节 账户按用途和结构的分类106
一、 盘存账户107
二、 结算账户107
三、 资本账户109
四、 集合分配账户110
五、 成本计算账户110
六、 收入账户110
七、 费用账户111
八、 财务成果账户111
九、 计价对比账户112
十、 调整账户112
本章小结115
基本概念115
思考与训练115
第五章 会计凭证121
第一节 会计凭证的意义和种类122
一、 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的意义122
二、 会计凭证的种类122
第二节 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129
一、 原始凭证的内容129
二、 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130
三、 原始凭证的填制方法132
四、 原始凭证的审核137
第三节 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138
一、 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138
二、 记账凭证的填制要求138
三、 记账凭证的编制方法140
四、 记账凭证的审核144
第四节 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144
一、 会计凭证的传递144
二、 会计凭证的保管146
本章小结147
基本概念148
思考与训练148
第六章 会计账簿155
第一节 会计账簿的意义和种类156
一、 会计账簿的意义156
二、 会计账簿的种类157
三、 会计账簿的基本内容159
第二节 账簿的设置和登记160
一、 会计账簿设置的原则160
二、 日记账的设置和登记161
三、 分类账的设置与登记166
第三节 账簿登记和使用规则171
一、 账簿启用的规则171
二、 账簿登记的规则172
三、 更正账簿的规则173
第四节 对账和结账176
一、 对账176
二、 结账177
第五节 账簿的更换与保管179
一、 账簿的更换179
二、 账簿的保管179
本章小结181
基本概念181
思考与训练181
第七章 财产清查186
第一节 财产清查的意义和种类186
一、 账实不符的主要原因187
二、 财产清查的意义187
三、 财产清查的种类188
第二节 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及清查方法189
一、 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189
二、 财产清查的一般程序191
三、 财产清查的方法192
第三节 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198
一、 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程序及账户设置198
二、 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199
本章小结202
基本概念203
思考与训练203
第八章 财务报表208
第一节 财务报表概述208
一、 财务报表的概念及构成内容208
二、 企业编制财务报表的意义209
三、 财务报表的分类210
四、 财务报表列报的基本要求211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213
一、 资产负债表的定义和作用 213
二、 资产负债表的结构214
三、 资产负债表的填列方法216
第三节 利润表221
一、 利润表的定义和作用221
二、 利润表的结构222
三、 利润表的填列方法223
第四节 现金流量表225
一、 现金流量表概述225
二、 现金流量的分类226
三、 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及编制方法227
第五节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231
一、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定义231
二、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结构231
三、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填列方法234
第六节 附注234
一、 附注概述234
二、 附注披露的基本要求234
三、 附注披露的内容235
本章小结236
基本概念236
思考与训练236
第九章 账务处理程序242
第一节 账务处理程序概述243
一、 账务处理程序的概念与作用243
二、 账务处理程序的种类244
第二节 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244
一、 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244
二、 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凭证和账簿组织244
三、 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基本程序245
四、 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优缺点与适用范围245
五、 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举例246
第三节 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266
一、 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266
二、 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凭证和账簿组织266
三、 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基本程序266
四、 科目汇总表的编制方法267
五、 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优缺点与适用范围268
六、 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举例268
第四节 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270
一、 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270
二、 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凭证和账簿组织270
三、 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基本程序271
四、 汇总记账凭证的编制方法271
五、 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优缺点与适用范围273
六、 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举例274
本章小结275
基本概念275
思考与训练275
第十章 会计工作的组织280
第一节 会计工作组织的意义和要求281
一、 科学组织会计工作的意义281
二、 科学组织会计工作的要求281
三、 会计工作的组织形式282
第二节 会计法规体系283
一、 会计法283
二、 企业会计准则284
三、 会计制度285
四、 其他会计法规和制度285
第三节 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286
一、 会计机构286
二、 会计人员288
第四节 会计职业道德291
一、 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和内容291
二、 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关系291
三、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292
四、 会计职业道德的检查与奖惩293
五、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组织与实施293
第五节 会计档案294
一、 会计档案的含义和内容294
二、 会计档案的归档和保管294
三、 会计档案的查阅和复制295
四、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295
五、 会计档案的销毁296
六、 会计档案的交接296
本章小结297
基本概念297
思考与训练297
附录301
主要参考书目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