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目录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相关概念的说明1

第二节问题意识与研究目的4

第三节研究现状7

第四节研究方法13

第五节全书架构17第二章特殊性与普遍性:世界视野下的中国问题19

第一节人大监督制度运作状况的初步考察:以2003年至2007年

为例19

一、 财政监督19

二、 人事监督22

三、 工作监督23

四、 规范性文件的审查25

五、 潜藏冲突的扩权之路27

第二节近现代世界代议制度发展的两股趋势28

一、 国家公权力的扩张28

二、 议会制度的“衰落”32

第三节小结:普遍性与特殊性35第三章理论背景与分析框架36

第一节议会制度与基本权利之间“保障与限制”的基本关系框架36

一、 议会制度对基本权利的保障37

二、 基本权利对议会制度的限制40

三、 公权力的扩张对于基本关系框架的影响45

第二节程序研究与理论47

一、 经验取向的正当程序理论47

二、 理论取向的程序研究——新程序主义的考察53

三、 与民主有关的程序要求60

四、 监督程序的初步分析框架61

第三节小结:基于基本权利和正当程序的理论基础64第四章作为“监督者”的议会66

第一节财政监督66

一、 财政监督的历史、工具与权力配置67

二、 财政监督的程序75

三、 财政监督中的基本权利与正当程序81

第二节人事监督87

一、 选举87

二、 人事任命90

三、 弹劾94

四、 不信任案制度98

五、 人事监督中的基本权利与正当程序103

第三节工作监督107

一、 议会质询107

二、 议会调查116

三、 工作监督中的基本权利与正当程序129

第四节专门的监察制度133

一、 专门监察制度的宪政模式概要134

二、 专门监察制度的程序142

三、 专门监察制度中的基本权利与正当程序144

第五节小结:分析框架的充实与修正147第五章对我国人大监督制度的反思与考察150

第一节历史的视角:“中国式监督”的困惑与反思150

一、 监督制度及其顽强的生命力150

二、 与西方的比较:以弹劾制度为例153

三、 “中国式监督”的利弊分析156

四、 小结161

第二节作为“监督者”的人大制度162

一、 财政监督163

二、 人事监督172

三、 工作监督185

四、 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200

第三节小结:影响人大监督效果的结构性因素与可能的改善原则205

一、 影响人大监督效果的结构性因素205

二、 可能的改善原则209第六章地方的视角:以广东与浙江为例223

第一节地方法制的意义223

一、 地方“先行先试”的制度探索模式224

二、 自下而上的制度推动力量226

第二节两地人大监督制度的比较228

一、 财政监督229

二、 执法检查233

三、 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236

四、 监督公开240

第三节小结:程序意义上的制度完善空间243

第七章结束语245

参考文献250

后记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