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绪论
1.1提高生产率的方法
1.2工作研究与人因工程的范围
1.2.1工作研究
1.2.2人因工程
1.2.3工作研究与人因工程的关系
1.3工作研究与人因工程的研究方法
1.4工作研究与人因工程的起源与发展
1.4.1萌芽阶段
1.4.2成长阶段
1.4.3成熟阶段
1.5案例1: UPS公司
习题
第2章工作空间与设施的设计
2.1人体测量学及应用
2.1.1人体测量概述
2.1.2人体测量数据
2.1.3人体测量数据应用中必须考虑的因素
2.2作业空间设计
2.2.1工作区域设计
2.2.2工位器件布置准则
2.2.3座椅设计
2.3手工工具设计
2.3.1基本要求
2.3.2设计原则
2.4三维虚拟人体软件及其应用
2.5案例2: 人体测量在体育设施设计中的应用
习题
第3章认知工作的设计
3.1信息理论基础
3.1.1信息及其计量
3.1.2信息分类
3.2信息处理与人机交互模型
3.3感觉与信息编码
3.3.1感觉的特点
3.3.2信息处理速度
3.3.3信息编码的设计原则
3.4计算机的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3.4.1计算机的人机交互的发展历史
3.4.2计算机的人机界面设计的原则
3.4.3视觉行为在人机界面评价中应用
3.4.4计算机的人机界面的评价方法
3.5知识工作的效率提升
3.5.1知识型员工的特点
3.5.2知识型员工绩效评价原则
3.5.3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
3.6案例3: 广东科技统计网的人机界面优化
3.6.1原有软件交互界面的分析
3.6.2改进方案
3.6.3方案评价
习题
第4章工作环境的设计
4.1工作环境概述
4.2微气候环境
4.2.1人体的主观感受与评价
4.2.2微气候对人的影响
4.2.3微气候环境的改善
4.3噪声与振动环境
4.3.1声音及其度量
4.3.2噪声标准与评价
4.3.3噪声控制的措施
4.3.4振动环境
4.4照明环境
4.4.1光的物理特性及度量
4.4.2照明标准
4.4.3照度计算
4.4.4照明环境的改善
4.5色彩环境
4.5.1色彩的表示方法
4.5.2色彩对人的影响
4.5.3用色的原则
4.6空气环境
4.6.1空气污染物及粉尘的危害
4.6.2空气污染物浓度
4.6.3工作场所的通风
4.6.4空气污染物的防治与GMP规范
4.7轮班制度
4.8案例4: ZG空调厂的环境改造
4.8.1项目选择
4.8.2建模与数据分析
4.8.3制订方案与实施
4.8.4综合评价与标准化
习题
第5章程序分析
5.1程序分析概述
5.1.1程序分析的原则
5.1.2程序分析的步骤
5.1.3程序分析的技巧
5.2工艺程序分析
5.2.1工艺程序分析概述
5.2.2工艺程序图的绘制与实例
5.3流程程序分析
5.3.1流程程序分析概述
5.3.2流程程序分析图的绘制
5.3.3流程程序分析实例
5.4布置与路线分析
5.4.1流程布置
5.4.2生产线的均衡
5.4.3从至表
5.4.4网络图
5.5价值流分析
5.5.14个层次的浪费
5.5.2约束理论
5.5.3价值流图
5.6案例5: 某汽车零部件生产商的价值流分析
5.6.1企业现状分析
5.6.2价值流分析
5.6.3制定改善方案
5.6.4改善效果分析
习题
第6章操作分析
6.1操作分析概述
6.1.1操作分析的目的
6.1.2操作分析的种类
6.2作业对象与作业工具的分析
6.2.1产品设计的优化
6.2.2材料的选择
6.2.3加工工艺优化
6.2.4物料搬运方式的选择
6.3人机操作分析
6.3.1人机操作分析的主要用途
6.3.2人机操作程序图的绘制
6.3.3人机操作程序图的实例分析
6.3.4复杂的人机定量关系
6.4联合操作分析
6.5双手操作分析
6.5.1双手操作分析概述
6.5.2双手操作分析实例
6.6案例6: 运载货物的联合操作分析
6.6.1调查与分析
6.6.2改善
习题
第7章动作分析
7.1动作分析概述
7.2基本动素
7.3人体的动作经济原则
7.3.1获得最大肌力
7.3.2双手的动作应同时而对称
7.3.3尽量降低人体的动作等级
7.3.4连续的曲线动作
7.3.5合理的作业速率与节奏
7.3.6使操作者处于一种合理的姿势
7.3.7充分考虑不同体位时的用力特点
7.3.8去除不必要的动作与动作限制
7.3.9合理安排负荷
7.3.10不要在重体力劳动之后立即做精确工作
7.4案例7: LN汽车公司的姿势/负荷评价
7.4.1动作分析评价思路
7.4.2动作分析评价基准
7.4.3评价的步骤
习题
第8章时间研究
8.1时间研究概述
8.2时间研究的方法
8.3工作抽样的概念与原理
8.3.1概念
8.3.2原理
8.4时间研究的基本程序
8.4.1明确目的和内容
8.4.2选用适当的方法并划分操作单元
8.4.3观测
8.4.4实施与修订
8.5标准时间的确定
8.5.1标准时间的构成
8.5.2宽放时间的确定
8.6预定时间标准
8.6.1预定时间标准概述
8.6.2模特排时法的基本概念
8.6.3模特排时法的动作分析
8.6.4标准资料法
8.7案例8: 电脑生产工序的生产线平衡
8.7.1生产线存在的问题
8.7.2SMT工段的分析与改进
8.7.3H/I工段的分析与改进
8.7.4改善效果
习题
第9章生产改善实践
9.1方法的实施
9.1.1实施的影响因素
9.1.2实施的步骤
9.1.3克服员工的阻力
9.1.4沟通方法: 相互作用分析
9.2员工培训
9.2.1学习曲线
9.2.2培训方法
习题
附录本书常用专有名称索引(按字母顺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