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闻评论形势
第一章中国新闻评论的全球文化土壤3
第一节经济全球化视野下的全球文化交流3
第二节网络媒体迅猛发展为全球信息化插上翅膀5
第三节中西方文化传播中的矛盾与冲突6
第四节构建“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全球文化景观12
第二章中国新闻评论的时代特征与发展动向21
第一节当代中国新闻评论的时代特征22
第二节新时期中国新闻评论的发展动向31
第三节中国新闻评论的发展对策42
第三章中国新闻评论个案解读46
第一节中央媒体新闻评论推陈出新47
第二节地方媒体新闻评论百花齐放58
第三节新媒体评论方兴未艾64
第二篇新闻评论功能
第四章新闻评论为受众提供观点信息71
第一节科学定义新闻及新闻评论72
第二节新闻评论的基本要求76
第三节新闻评论要“打捞沉没的声音”82
第四节新闻评论提升媒体竞争力86
第五节新闻评论的运行程序90
第五章新闻评论推动社会进程94
第一节新闻评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94
第二节新闻评论加速民主政治建设97
第三节新闻评论有利文化建设繁荣106
第四节新闻评论促进社会和谐108
第五节新闻评论给力生态文明建设113
第六章新闻评论培育公民理性117
第一节新闻评论作用于人的社会认知118
第二节新闻评论培养人的认知合理性120
第三节新闻评论的认知基础和检验标准123
第四节新闻评论培育公民理性128
第三篇新闻评论教育
第七章中国大学新闻教育改革趋势论139
第一节中国大学新闻教育面临的形势140
第二节市场需要及新闻教育定位142
第三节新闻传播教学与科研147
第四节新闻学院与社会及媒体的关系154
第八章新闻评论教育面临的形势161
第一节信息时代新闻传播的新变化161
第二节目前新闻评论教育的短板167
第三节新闻评论教育的理念嬗变与机制完善168
第四节新闻评论必须进行特色教育173
第九章新闻评论教育的教学模式181
第一节新闻评论教学的历史流变181
第二节当今新闻评论的教学维度185
第三节对于新闻评论教学方法的思考194
第十章新闻评论教育的实践体系202
第一节由“争议”报道引发的思考202
第二节新闻评论教育的本质: 实践性206
第三节硕、博人才的新闻评论实践素养207
第四节学制缩短背景下的新闻评论教育改革211
第五节新闻评论教育实践体系探索216
第四篇新闻评论研究
第十一章从征稿启事看时评的复兴223
第一节新闻评论研究综述223
第二节时评征稿启事的特点227
第三节时评的复兴与公共领域的建构232
第十二章新闻评论实务研究237
第一节报纸社论现状与发展237
第二节新年献词研究243
第三节“两会”评论研究247
第四节电视评论研究254
第五节突发事件评论研究261
第六节网络评论研究266
第十三章“评论记者”工作机制研究273
第一节“评论记者”工作机制的提出273
第二节建立“评论记者”工作机制是时代需求275
第三节嘉兴日报的“评论记者”实践278
第四节“评论记者”工作机制在探索中前进283
第十四章新闻评论文风研究287
第一节在“三贴近”中改进文风288
第二节“任仲平”文章的样板分析294
第三节改进文风,提高评论传播效果305
附录赵振宇新闻评论作品选(目录)310
后记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