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
11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选题意义
12文献综述
13研究方法和本书结构
131研究方法
132本书结构
2古代著名思想家韩非
21韩非其人
22《韩非子》其书
3韩非的人性论
31研究人性论的必要性
32中西方人性论回顾
321中国古代思想家的几种代表性的人性论
322近现代西方管理人性论
33韩非的人性论
331韩非人性自为论的证据及根源
332韩非人性自为论的服务对象及应用
333韩非的人性论与“经济人”假设
334韩非人性自为论的可取性及局限性
4韩非的“法”、“术”、“势”的思想
41韩非“法”的思想
411“法”的作用及必要性
412“法”制定的原则
42韩非“术”的思想
421使用七术
422慎查六微
43韩非“势”的思想
5韩非的控制之道和实力思想
51韩非的控制之道
511预防性控制和事先控制
512损益控制
513人事控制
514局势控制
515权力控制
516控制的弹性
52韩非的实力思想
6韩非的领导思想
61领导者的个人修养
611谨慎
612谦虚
613守信
614节欲
615恬淡
616自胜
617去私
618行贤而去自贤之心
62领导能力
621善于识才并用才
622赏罚要依据法度
623目光敏锐,头脑警惕
63领导者的导向作用
631不轻易暴露个人爱好
632勤俭节约并具有经济头脑
633破除迷信
634目光长远,清正廉洁,嗜鱼而不受
7韩非的用人思想
71用人的必要性
72选拔标准和途径
721辩智且修洁
722提拔“实用性”人才
723慎察德行
724使法择人
725袭节而进,不拘一格
726摒弃人情,任人唯贤
727内部提拔
73用人的原则
731“一人不兼官,一官不兼事”
732一职不设二官
733用人不疑
734用人所长
735“上有所长,事乃不方”
736根除“社鼠”和“恶狗”
74考核的方法和原则
741保持虚静
742依据法度
743循名责实,不得越官而有功
744言行一致,前后一致
745众端参观
746一听责下
8韩非的激励思想
81激励的基本概念
82激励的原则
821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
822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
83赏罚手段的具体要点
831赏罚标准要有可行性
832赏罚公正,以法律为准绳
833赏罚“信”而“必”
834重刑少赏,以刑去刑
835重赏原则
836赏罚大权不可借人
9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