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目录

第1章计算机数控加工概述

1.1本章学习目标

1.2引言

1.3数控的概念及优点

1.4计算机数控的定义及其组成

1.5计算机数控相对于传统数控的优势

1.6CNC机床应用的特殊要求

1.7CNC机床应用的投资回报

1.8CNC加工中心和车削中心

1.9其他类型的计算机数控设备

1.10数控程序的输入和存储媒介 

1.11本章小结

习题1

第2章现代数控机床控制

2.1本章学习目标

2.2引言

2.3刀具运动控制系统的两种类型

2.4机床运动的反馈控制系统

2.5通过笛卡儿直角坐标系确定刀具位置

2.6数控机床轴的运动

2.7刀具位置坐标的表示方式

2.8坐标值的单位

2.9现代机床控制系统的最新进展

2.10本章小结

习题2

第3章孔加工和铣削加工

3.1本章学习目标

3.2引言

3.3孔加工的刀具

3.4硬质合金片镶嵌技术 

3.5用于钻孔后进一步加工孔的加工刀具

3.6孔加工的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

3.7用于轮廓铣削和面铣削的刀具

3.8涂层刀具

3.9刀具铣削速度和进给速度

3.10铣削加工的进给方向

3.11数控操作的切削液

3.12本章小结

习题3

第4章加工中心的结构与特点

4.1本章学习目标

4.2引言

4.3数控加工中心的相关知识

4.4自动换刀装置中的刀具系统

4.5刀具与刀柄的安装

4.6刀具系统与主轴的安装

4.7自动换刀系统

4.8托盘交换系统

4.9本章小结

习题4

第5章数控加工工艺基础

5.1本章学习目标

5.2引言

5.3数控加工工艺概述

5.4数控加工机床的合理选用

5.5数控加工工艺性分析

5.6加工方法的选择与加工方案的确定

5.7工序与工步的划分

5.8刀具的选择与切削用量的确定

5.9夹具的选择和零件的装夹

5.10对刀点与换刀点的确定

5.11加工路线的确定

5.12数控加工的工艺文件

5.13本章小结

习题5

第6章数控加工中几何特征的数学处理及插补原理

6.1本章学习目标

6.2引言

6.3基点坐标的描述

6.4数控加工的轨迹规划

6.5逐点比较插补法

6.6数字积分插补法

6.7比较积分插补法

6.8数据采样插补法

6.9本章小结

习题6

第7章数控车间加工流程概述

7.1本章学习目标

7.2引言

7.3主要的数控加工车间工艺活动

7.4零件图分析

7.5数控加工中心工序划分

7.6数控加工机床的合理选择

7.7工件夹持方法

7.7.1精密虎钳

7.7.2夹具

7.7.3卡盘

7.7.4直角板

7.7.5多工位基座夹具

7.8加工规划

7.9切削条件

7.10编写数控加工程序

7.11输入数控程序到机床控制单元

7.12安装过程

7.12.1机床原点与工件原点

7.12.2通过巡边器定位工件原点

7.12.3工件原点输入机床控制单元方法

7.12.4刀具长度偏置输入机床控制单元方法

7.13数控加工程序的调试和检验

7.14批量生产

7.15本章小结

习题7

第8章字地址编程

8.1本章学习目标

8.2引言

8.3编程语言的格式

8.4编程语言术语

8.4.1程序字符

8.4.2地址符

8.4.3程序字

8.4.4程序段

8.4.5数控加工程序

8.5程序段中各地址符的顺序

8.6程序号和程序段号

8.6.1程序号

8.6.2程序段号

8.7准备功能(G代码)

8.8尺寸字

8.9进给速度(F指令)

8.10主轴转速指令(S指令)

8.11机床辅助功能指令(M代码)

8.12自动换刀指令(M6代码)

8.13刀具长度偏置和刀具半径补偿(H,D代码)

8.14注释

8.15本章小结

习题8

第9章孔加工编程

9.1本章学习目标

9.2简介

9.3固定循环指令

9.4孔加工指令

9.5编写孔加工程序

9.6本章小结

习题9

第10章零件线性特征编程

10.1本章学习目标

10.2本章介绍

10.3线性插补指令

10.4线性轮廓特征编程

10.5斜线轮廓加工时刀具偏置计算

10.6本章小结

习题10

第11章圆弧型轮廓特征编程

11.1本章学习目标

11.2引言

11.3为圆弧插补指定平面

11.4圆弧插补指令

11.5通过直接指定半径来实现圆弧插补

11.6恒定进给速率下的轮廓加工

11.7为线性圆弧转接型轮廓确定刀具偏置

11.8本章小结

习题11

第12章刀具半径补偿编程

12.1本章学习目标

12.2引言

12.3刀具半径补偿

12.4刀具半径补偿的益处

12.5刀具半径补偿的限制条件

12.6刀具半径补偿指令

12.7有Z轴运动时的刀具半径补偿

12.8刀具半径补偿的中断

12.9本章小结

习题12

第13章子程序编程

13.1本章学习目标

13.2引言

13.3子程序的概念

13.4FANUC系统中调用子程序和返回主程序的指令

13.5运用子程序时其他特点

13.6子程序编程的一般规则

13.7本章小结

习题13

第14章数控车床概述

14.1本章学习目标

14.2引言

14.3现代数控车床的背景

14.4数控车床的运动轴

14.5数控车床控制单元(MCU)的特征

14.6基本的车床加工

14.7数控车床加工的刀具

14.8车床加工的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

14.9车刀加工的进给方向及刀具角度

14.10本章小结

习题14

第15章数控车床编程的基本原理

15.1本章学习目标

15.2引言

15.3通过笛卡儿坐标系建立数控车床坐标位置

15.4刀具定位模式(数控车床)

15.5参考点、换刀点及编程原点(FUNAC系统)

15.6数控车床初始化步骤

15.7车床准备功能(G代码)

15.8车床辅助功能(M代码)

15.9“零点偏置”指令

15.10进给速度(F代码)

15.11主轴转速(S代码)

15.12主轴转速的恒线速控制

15.13恒线速控制下主轴最高转速的控制

15.14自动换刀

15.15刀尖编程

15.16刀尖圆弧半径补偿编程

15.17刀尖圆弧半径补偿设置

15.18刀尖圆弧半径补偿的局限

15.19刀尖圆弧半径补偿指令

15.20线性插补指令(数控车床)

15.21圆弧插补指令(数控车床)

15.22切槽指令

15.23回参考点指令

15.24本章小结

习题15

第16章数控车床编程技术

16.1本章学习目标

16.2引言

16.3车削和镗削循环指令: G90

16.4端面加工循环指令: G94

16.5复合固定循环指令: G70~G75

16.6车削、镗削粗加工循环指令: G71

16.7车削、镗削精加工循环指令: G70

16.8钻孔和开槽循环指令: G74

16.9切断和开槽循环指令: G75

16.10在数控车床和车削中心上车削螺纹

16.11单次走刀螺纹切削循环指令: G32

16.12多次走刀螺纹切削循环指令: G92

16.13复合螺纹切削循环指令: G76

16.14本章小结

习题16

第17章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简介

17.1本章学习目标

17.2引言

17.3不同种类的电火花加工

17.4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前的准备

17.5数控线切割加工

17.6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操作基础

17.7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编程

17.8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新发展

17.9本章小结

习题17

第18章现代计算机辅助编程

18.1本章学习目标

18.2引言

18.3数控编程过程在现代的发展

18.4使用离线计算机编写和储存零件加工程序

18.5计算机辅助编程语言简介

18.6APT程序语言的基本组成

18.7CAD/CAM技术简介

18.8CAD系统的组成

18.9CAM系统的组成

18.10使用Mastercam软件生成完整的零件加工程序

18.11本章小结

习题18

附录AMasterCAM自动编程应用实例

附录B数控系统的常用术语

附录C准备功能和辅助功能国家标准

附录DFANUC数控系统的G代码及M指令

附录E常用的切削速度和切削

附录F外圆刀具和内孔刀具的识别系统

附录G数控铣削加工仿真的运行

附录H利用Predator仿真软件编写、校核铣削加工程序

附录I车削加工仿真的运行

附录J利用Predator仿真软件编写、校核车削加工程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