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公共财政与财政职能 1

本章考试大纲 2

分值比重分布 2

重点考点精要 2

第一节  公共产品与公共财政理论 2

考点一  公共产品的概念和特征 2

考点二  公共财政存在的原因 3

第二节  财政的职能 4

考点三  财政资源配置职能概述 4

考点四  财政收入分配职能 5

考点五  财政经济稳定职能的含义和主要内容 6

历年真题详解 7

同步试题训练 11

同步试题解析 13

第二章  财政支出理论与内容 15

本章考试大纲 16

分值比重分布 16

重点考点精要 17

第一节  财政支出的分类及其经济影响 17

考点一  财政支出的分类 17

考点二  购买支出的经济影响 18

第二节  财政支出的规模 20

考点三  财政支出规模的衡量指标 20

考点四  财政支出规模的增长趋势 21

考点五  中国财政支出规模的分析 22

第三节 财政支出的效益分析 22

考点六  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意义、特点 22

考点七  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方法 23

第四节  购买性支出 24

考点八  行政管理费支出、国防支出、文教、科学、卫生支出的内容 24

考点九  财政投资性支出的意义 26

第五节  转移性支出 30

考点十  社会保障支出 30

考点十一  财政补贴支出 31

考点十二  税收支出 33

历年真题详解 34

同步试题训练 43

同步试题解析 45

第三章  税收理论 47

本章考试大纲 48

分值比重分布 48

重点考点精要 49

第一节  税收概述 49

考点一  税收的概念 49

考点二  税收的财政职能、经济职能和监督职能 49

第二节  税收原则 50

考点三  税收原则的概念及制定依据 50

考点四  税收原则理论 50

考点五  现代税收原则 51

第三节  税法与税制 52

考点六  税法概述 52

考点七  税制要素 53

考点八  我国现行税收法律制度的分类 54

考点九  我国税制改革与展望 55

第四节  税收负担 56

考点十  税收负担概述 56

考点十一  税收负担的转嫁与归宿 57

第五节  国际税收 58

考点十二  税收管辖权的概念,税收管辖权的确定原则 58

考点十三  国际重复征税的免除方法及其应纳税额的计算 59

考点十四  国际避税产生的原因及反避税措施 60

考点十五  国际税收协定 61

历年真题详解 61

同步试题训练 68

同步试题解析 70

第四章  货物和劳务税制度 73

本章考试大纲 74

分值比重分布 74

重点考点精要 75

第一节  增值税制 75

考点一  增值税的概念及纳税人 75

考点二  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75

考点三  增值税的税率 77

考点四  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79

考点五  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的计税依据 82

考点六  增值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期限以及纳税地点 83

考点七  增值税的起征点及税收优惠政策 85

考点八  增值税的征收管理 85

考点九  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办法 86

第二节  消费税制 91

考点十  消费税的纳税人 91

考点十一  消费税的征税范围 91

考点十二  消费税的税率 91

考点十三  消费税的计税依据 92

考点十四  消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94

考点十五  消费税的征收管理 95

第三节  营业税制 96

考点十六  营业税的纳税人 96

考点十七  营业税的征税范围 96

考点十八  营业税的税率 97

考点十九  营业税的计税依据 97

考点二十  营业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100

考点二十一  营业税的征收管理 101

第四节  关税制 102

考点二十二  关税的纳税人 102

考点二十三  关税的征税范围 102

考点二十四  关税的税率 102

考点二十五  关税的完税价格 102

考点二十六  关税应纳税额的

计算方法 104

考点二十七  关税的税收优惠 104

考点二十八  关税的征收管理 105

历年真题详解 105

同步试题训练 123

同步试题解析 125

第五章  所得税制度 129

本章考试大纲 130

分值比重分布 130

重点考点精要 130

第一节  企业所得税 130

考点一  企业所得税的概念、纳税人、税率 130

考点二  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收入确认 132

考点三  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项目及扣除标准 133

考点四  企业所得税资产的税务处理 135

考点五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及税收优惠 140

考点六  企业所得税的源泉扣缴规定 142

考点七  企业所得税的特别纳税调整规则及征收管理 142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 145

考点八  个人所得税的概念以及纳税人的确定 145

考点九  个人所得税征税对象的内容 146

考点十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和计税依据 146

考点十一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及税收优惠 149

历年真题详解 150

同步试题训练 161

同步试题解析 163

第六章  其他税收制度 167

本章考试大纲 168

分值比重分布 168

重点考点精要 169

第一节  财产税制 169

考点一  房产税 169

考点二  契税 170

考点三  车船税 173

第二节  资源税制 174

考点四  资源税 174

考点五  城镇土地使用税 175

考点六  耕地占用税 177

考点七  土地增值税 178

第三节  行为、目的税制 179

考点八  印花税 179

考点九  城市维护建设税 181

考点十  教育费附加 182

历年真题详解 182

同步试题训练 192

同步试题解析 194

第七章  税务管理 197

本章考试大纲 198

分值比重分布 198

重点考点精要 198

第一节  税务基础管理 198

考点一  税务登记 198

考点二  账簿、凭证管理 201

考点三  发票管理 202

考点四  纳税申报 205

第二节  税收征收管理 206

考点五  税收征收管理的形式 206

考点六  税款征收的管理 207

考点七  减免税的管理 210

考点八  出口退税的管理 211

第三节  税收控制管理 212

考点九  经济税源调查的目的和内容 212

考点十  经济税源调查分析与报告 213

历年真题详解 213

同步试题训练 222

同步试题解析 224

第八章  纳税检查 227

本章考试大纲 228

分值比重分布 228

重点考点精要 229

第一节  纳税检查概述 229

考点一  纳税检查的概念及范围 229

考点二  纳税检查的基本方法 229

考点三  错账的调整方法 231

第二节  增值税的检查 232

考点四  销项税额的检查 232

考点五  进项税额的检查 234

第三节  消费税的检查 235

考点六  销售收入的检查 235

考点七  销售数量的检查 236

第四节  营业税的检查 237

考点八  建筑安装企业的检查 237

考点九  转让无形资产及销售

不动产业务的检查 239

第五节  企业所得税的检查 240

考点十  年度收入总额的检查 240

考点十一  税前准予扣除项目的检查 242

考点十二  不得税前扣除项目的检查 243

历年真题详解 245

同步试题训练 260

同步试题解析 262

第九章  国债 265

本章考试大纲 266

分值比重分布 266

重点考点精要 267

第一节  国债的概念与分类 267

考点一  国债的概念,国债与公债的关系 267

考点二  国债的特征 267

考点三  国债的功能 268

考点四  国债的分类 268

考点五  国债的结构 269

第二节  国债的规模 269

考点六  国债规模的含义 269

考点七  国债的负担 270

考点八  国债的限度及衡量指标 270

第三节  国债的发行 271

考点九  国债的发行和推销机构 271

考点十  国债的发行价格 272

考点十一  国债的发行方式 272

考点十二  国债利率的含义 273

考点十三  国债利率的确定及计算方式 273

第四节  国债的偿还 274

考点十四  国债的偿还方式、付息方式及资金来源 274

第五节  国债市场 274

考点十五  国债发行市场和

流通市场 274

考点十六  国债市场的功能 275

历年真题详解 275

同步试题训练 278

同步试题解析 280

第十章  政府预算理论与管理制度 283

本章考试大纲 284

分值比重分布 284

重点考点精要 285

第一节  政府预算的含义及特征 285

考点一  政府预算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285

考点二  政府预算的多重研究视角与共同治理 286

第二节  政府预算的决策程序及模式 287

考点三  政府预算的决策程序 287

考点四  政府预算的主要模式 288

考点五  我国政府预算的模式选择 289

第三节  政府预算的原则与政策 292

考点六  政府预算的原则 292

考点七  政府预算政策及实施内容 293

第四节  政府预算编制、执行及审批监督制度 293

考点八  部门预算制度 293

考点九  政府采购制度的基本内容 295

考点十  现代国库制度 296

考点十一  政府预算的审查、批准和监督制度 297

第五节  政府预算的绩效管理 299

考点十二  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的内涵与要素 299

考点十三  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的前提 300

考点十四  我国政府预算的绩效管理 301

历年真题详解 301

同步试题训练 306

同步试题解析 308

第十一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 311

本章考试大纲 312

分值比重分布 312

重点考点精要 313

第一节  财政分权理论 313

考点一  各种分权理论的含义及内容 313

第二节  政府间收支划分的制度安排 314

考点二  政府间事权的划分 314

考点三  政府间收支划分的原则和内容 315

考点四  政府间预算管理权限的划分 317

第三节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318

考点五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基本问题 318

考点六  我国分税制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 319

第四节  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320

考点七  政府间转移支付概述 320

考点八  政府间转移支付的一般方法,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320

第五节  省以下预算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 321

考点九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创新 321

考点十  “乡财县管”财政体制创新 322

历年真题详解 322

同步试题训练 326

同步试题解析 327

第十二章  国有资产管理 331

本章考试大纲 332

分值比重分布 332

重点考点精要 333

第一节  国有资产管理概述 333

考点一  国有资产的概念与分类 333

考点二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概念与主要内容 333

第二节  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 334

考点三  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内容 334

第三节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335

考点四  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335

考点五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337

第四节  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 339

考点六  资源性国有资产的含义及特点 339

考点七  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内容、基本原则和管理体制 340

历年真题详解 340

同步试题训练 341

同步试题解析 343

第十三章  财政平衡与财政政策 345

本章考试大纲 346

分值比重分布 346

重点考点精要 346

第一节  财政平衡 346

考点一  财政平衡的含义与情形 346

考点二  财政赤字的计算公式及分类 347

考点三  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及其经济效应 348

第二节  财政政策 349

考点四  财政政策的含义及功能 349

考点五  财政政策的目标 350

考点六  财政政策工具 350

考点七  财政政策的类型与效应 352

第三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353

考点八  货币政策的基本知识 353

考点九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比较 354

考点十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运用 354

考点十一  我国财政政策的实践 355

历年真题详解 355

同步试题训练 359

同步试题解析 360

财政税收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实战模拟试卷、参考答案及解析 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