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目录

目录

第1章共生创新: 如何从合作中最大限度获益

1.1引言

1.2共生

1.3创新合作

1.4共生创新的网络管理

1.5共生创新模型的实施

1.6结论

第2章共创绩效的衡量: 创意比赛测度的概念框架

2.1引言

2.2背景

2.3共创评估框架

2.4未来研究方向

2.5结论

第3章评估开放式创新

3.1引言和研究目的

3.2开放式创新的含义

3.3评估开放式创新

3.4开放式创新战略评估方法的调整

3.5意义

3.6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

第4章传统行业中的中小企业创造力

4.1引言

4.2创新和创新管理

4.3创新管理工具

4.4创造过程及其在培育创新中的作用

4.5结论和讨论

第5章创新沟通和创新管理中的情景式学习

5.1引言

5.2相关文献分析

5.3整合3C SCEBAL的管理框架

5.4案例研究方法

5.5例子: 德国电信创新实验室的汇聚2020项目

5.6结论和展望

第6章社会网络分析: 创新管理研究的一个重要工具

6.1引言

6.2背景

6.3社会网络和创意产生

6.4外部活动和社会网络

6.5项目网络

6.6未来研究方向

6.7结论

第7章基于技术创新的移动社交网络演变

7.1引言

7.2文献回顾

7.3移动技术

7.4移动通信

7.5移动社交软件

7.6移动社交网络

7.7移动在线社区

7.8管理启示

7.9未来研究建议

7.10结论

第8章创新商业化过程中早期使用者的作用研究

8.1引言

8.2文献回顾

8.3研究问题

8.4研究方法

8.5研究发现

8.6结论和未来研究方向

第9章通过实践共同体促进创新

9.1引言

9.2实践共同体的驱动力

9.3方法

9.4结果

9.5讨论

9.6管理启示

9.7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

第10章前馈学习和反馈学习: 来自日本和韩国大学的案例分析

10.1引言

10.2背景

10.3创新中的前馈学习和反馈学习

10.4通过企业和大学之间的合作促进反馈学习

10.5通过反馈学习促进整合和制度化

10.6未来研究方向

10.7结论

第11章巴西的创新管理

11.1背景

11.2流程管理及其与战略环境的关联性

11.3创新管理

11.4巴西企业创新的成本管理

11.5结论

第12章创新冠军的重要性: 中国的视角

12.1引言

12.2研究背景

12.3跨文化创新联盟

12.4创新冠军和中国的故事

12.5中国情境下创新冠军的管理

12.6未来研究方向

12.7结论

第13章朴素式创新中的“朴素”

13.1引言

13.2背景

13.3朴素式创新的本质

13.4方法

13.5发现

13.6解决方案和建议

13.7研究的局限

13.8未来的研究方向

13.9结论

第14章基于IT创新的弹性工作和流动性工作

14.1背景和出发点

14.2移动环境中的关键创新: ICT

第15章塑造创新成功的环境: 管理咨询的视角

15.1引言

15.2创新战略

15.3创新运营模式和创新管理

15.4创新领导力

15.5创新文化

15.6日益重要的组织间合作

15.7商业模式创新: 成功的边界条件

15.8结论

第16章总结

16.1外部合作

16.2沟通

16.3创新文化

16.4领导力

16.5KPI和创新模型

16.6组织结构

16.7创新的国际化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