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我国国有林场贫困问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研究目的
122研究意义
13研究方法和内容框架
131研究方法
132内容框架
第2章国内外反贫困理论及研究现状分析
21国内外贫困界定研究现状分析
211生存贫困、经济贫困和人文贫困
212广义贫困和狭义贫困
213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
214短期贫困和长期贫困
22国内外反贫困研究现状分析
221发达国家反贫困的策略
222发展中国家反贫困的主要策略
223我国反贫困的主要策略
23我国国有林场贫困问题研究分析
231林场经济困难
232职工生活艰难
233生产生活基础条件差
第3章我国国有林场贫困的现状分析
31我国国有林场概况
311我国国有林场的发展阶段
312我国国有林场的主要建设成就
32我国国有林场贫困发展阶段分析
321我国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分析
322我国国有林场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323我国国有林场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33我国国有林场扶贫情况分析
331主要成效
332主要经验
333存在的主要问题
34我国国有林场构成与分布分析
341国有林场的构成
342国有林场的地理分布
343国有林场的区域分布特点
第4章国有林场贫困的成因分析
41理论原因分析
411体制性原因
412政策性原因
413素质性原因
414环境性原因
415历史性原因
42经济贫困原因分析
421国有林场经济发展的总体状况差
422林场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
423国有林场的贫困程度与林场的行政隶属关系密切相关
424国有林场贫困代际传递特征明显
43资源贫困原因分析
431平均经营面积和平均有林地面积增长趋势不明显
432营林及管护资金投入不足
433森林经营状况差
434生态公益林管护水平亟待提升
435林木资源存量和质量偏低
44人力资源贫困原因分析
441人员结构不合理状况依然存在
442离退职工比例大,在职职工年龄大
443下岗待安置职工日益增加,安置难度大
444职工培训工作投入不足,力度小
第5章国有林场贫困的脆弱性分析
51国有林场发展的脆弱性
511国有林场发展脆弱性的概念及内涵
512国有林场发展脆弱性的特征
513国有林场发展脆弱性与风险、危机、可持续发展等的关系
52国有林场发展脆弱性形成过程
521国有林场发展系统的环境压力
522国有林场发展系统的响应能力
523国有林场发展脆弱性的形成演化机理
53国有林场发展脆弱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531国有林场发展脆弱性的影响因素
532理论与方法
533基于ISM的国有林场发展脆弱性影响因素实证
534分析与结论
第6章国有贫困林场界定方法与应用
61国有贫困林场界定指标与方法
611指标体系构建
612界定指标体系
613释义及标准的制定
62国有贫困林场界定应用分析
第7章国有林场反贫困调查及对策分析的案例研究
71调查的目的、对象、方式和方法与组织实施
711调查的目的
712调查的对象
713调查的方式和方法
714调查的组织实施
72国有林场基本情况
721赤城县国有剪子岭林场的现状与特点
722赤城县国有黑龙山林场的现状与特点
723怀安县国有灵官庙林场的现状与特点
724阳原县国有开阳滩林场的现状与特点
725万全县国有万全林场的现状与特点
726涿鹿县国有林场的现状与特点
727尚义县国有北石塄林场的现状与特点
728张北县国有中心林场的现状与特点
729沽源县国有老掌沟林场的现状与特点
7210沽源县国有平定堡林场的现状与特点
7211康保县国有屯垦林场的现状与特点
73国有林场的贫困表现及原因分析
731国有林场的贫困表现
732贫困的成因分析
74国有贫困林场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总结
741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742主要经验
75张家口市国有林场扶贫与发展的基本思路
76张家口市国有林场脱贫与发展的对策建议
761加快推进改革,理顺国有林场管理体制
762加强森林资源经营管理
763加大对国有林场生态公益林的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完善的
财政支持体系
764加大对国有林场的项目扶持力度
765加强对国有林场的政策支持
766加强国有林场的能力建设
767重构国有林场组织体系
768充分挖掘国有林场自身潜力,发展特色产业
第8章国有林场反贫困的对策建议
81政策制度
811林业投融资政策
812相关补偿政策
813社会保障政策
814制定直接针对国有林场的相关政策
815林业税费政策
816切实保障相关政策的执行
82管理体制
821国有林场的性质定位
822国有林场的产权归属
823国有林场的经营管理权
824国有林场的社会职能
83自主经营
831转化国有林场经营机制
832完善人事、劳动、分配制度
833因地制宜调整国有林场产品和产业结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