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的方法
三、 研究的现状
第一章基础理论
第一节刑罚经济理论
一、 刑罚权与刑罚经济
二、 刑罚正义与刑罚效益
第二节博弈论基本理论与方法论优势
一、 博弈论的概念与分类
二、 博弈论的基本要素和基本假设
三、 博弈论在假释制度研究领域的方法论优势
第三节假释制度基础理论中的博弈思想
一、 假释词源中的博弈思想
二、 假释制度起源和发展中的博弈
第二章我国假释制度的运行现状
第一节假释与减刑的双轨制模式
一、 假释与减刑共同的理论基础
二、 司法实践中假释与减刑的冲突
第二节我国假释制度的司法困境——低假释率
一、 低假释率的表现
二、 低假释率的危害
第三节低假释率的原因分析及解决路径探索
一、 假释实质条件的阻碍
二、 预设假释率的均衡分析
三、 责任倒查与激励机制设计
第三章假释职权主体间的博弈
第一节假释程序运行的司法实践现状
一、 强势的行刑机关
二、 无奈的裁判机关
三、 虚置的检察机关
四、 稚嫩的社区矫正机关
第二节假释职权主体间的权力架构之模式
一、 检察机关与监狱(看守所)——提请之博弈
二、 监狱(看守所)与法院——裁决之博弈
三、 公安机关与社区矫正机关——执行之博弈
四、 检察机关与监狱、法院、公安机关、社区矫正机关
——监督之博弈
第三节假释职权主体间的分权效率评价
一、 有限次重复动态博弈与合作
二、 分权运行效率评价:卡尔多—希克斯标准
第四章选择假释对象的博弈
第一节假释制度的产品供给与需求
一、 假释制度:公共资源与公共物品
二、 假释契约
三、 假释的成本与供需——科斯定理和萨伊规则
第二节监狱考核机制中的博弈
一、 监狱与罪犯博弈的刻画
二、 监狱计分考核的效度分析
三、 罪犯与监狱博弈的精练贝叶斯均衡
第三节监狱提请机制中的博弈
一、 信息与假释提请规定
二、 罪犯主动参与——前置假释申请程序
三、 理想主义的假释对象筛选模型
第五章假释条件的博弈
第一节假释的形式条件分析
一、 国外假释刑期和刑种条件简述
二、 我国假释形式条件的博弈分析
第二节假释的实质性条件分析
一、 国外假释实质性条件简述
二、 我国假释实质性条件的博弈分析
三、 假释实质条件的博弈分析及探索路径
第三节假释的禁止性条件分析
一、 国外假释禁止性条件简述
二、 我国假释禁止性条件的博弈分析
第六章假释监督管理规定的博弈
第一节假释考验期与假释监督规定
一、 假释考验期限
二、 简评两项假释监督规定
第二节假释监督执行中的机会主义行为与博弈
一、 监督对象的机会主义行为
二、 假释监督执行中博弈主体间的均衡与机会主义防范
三、 假释的犯罪分子与社区矫正机构的动态合作博弈
第七章撤销假释的博弈
第一节撤销假释——可置信的威胁
一、 假释撤销的理论依据
二、 撤销假释在博弈论上的意义——国家的可置信威胁
第二节再犯新罪撤销假释
一、 简述再犯新罪撤销假释的立法例
二、 再犯新罪撤销假释的博弈分析
第三节发现漏罪撤销假释
一、 发现漏罪撤销假释的学界分歧
二、 发现漏罪撤销假释——沉没成本的逆效应
第四节违反假释规定撤销假释
一、 简述违反假释规定的假释撤销
二、 违反假释规定撤销假释的博弈分析
代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