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目录

第一章 超连接   1 

互联网     2 

数字媒介     3 

技术—社会生活     5 

技术、中介化以及创新的扩散   8 

社会性      11 

关于本书     12 

第二章 创造互联网时代   15 

信息与传播技术简史   15 

计算机与互联网简史   17 

网的诞生     23 

深层的“暗”网也在出现   25 

无线通信和移动通信   27 

早期的在线联网   29 

全功能的社交网络站点和社交媒体     33 

21世纪前十年的三重革命   35 

第三章 适应数字环境   38 

具有社会情感性的空间、文化和社会   38 

为什么不是网络空间   40 

在线社区、网络和联网   43 

创造数字环境     47 

现实、在场和接近性   50 

现实和大脑     54 

情感和亲密感     56 

那么……身体性呢   58 

线上与线下的交叉   61 

第四章 分享和监视   64 

参与式文化中的分享与产消   64 

众包     69 

点赞和关注,以及被点赞和吸粉   72 

在线内容的所有权   73 

散播和发表信息的权力   76 

准确性、不准确性以及假新闻和假信息的崛起和扩散   77 

纵向的或不对称的监视   79 

横向的或社交的监视   84 

隐私与模糊     87 

第五章 全球影响和不平等   90 

全球化与技术     90 

分层和不平等     91 

文化差异     95 

黑客、危险、犯罪和战争   97 

寻找答案、弥合分歧   100 

回应权力:社会组织、运动与行动主义   101 

公民新闻的崛起   105 

第六章 技术社会化与自我   108 

社会化、自我和身份   108 

自我的发展和表演   109 

自我的表达      114 

当身份被边缘化    117 

线上线下同时成长    119 

社会化永无止境:成年人的社会化     124 

第七章 交友、约会和联系   128 

互动     128 

制造数字连接     129 

“化学反应”与同步性   131 

友谊:线上的和线下的   135 

调情、约会、恋爱和性   137 

信任和社会支持   140 

人际冲突和骚扰   142 

数字关系的期限   145

第八章 技术—社会制度   149 

制度“心脏”:家庭   149 

医疗保健     154 

宗教     156 

工作和商业     158 

教育和图书馆     162 

政治和治理     166 

媒体     169 

第九章 全天候超连接的利弊得失   174 

持续在线     174 

便利性与微协调   176 

玩闹、游戏和娱乐   178 

多任务和注意广度   182 

压力、信息超载以及错失恐惧   184 

紧急情况     188 

依赖和成瘾     189 

健康与情绪     191 

被插入社会     193 

第十章 我们的超连接未来   196 

新兴的和正在涌现的技术   196 

未来的技术—社会路径   198 

人机连接     202 

我们的个人道路   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