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对比语言学定义流变…………………………………1
1.2 对比语言学与相关领域的分野………………………7
1.3 “第三语码”与对比分析……………………………11
1.4 动态对比语言学的内涵及描写模型………………16
1.5 本书研究框架…………………………………………23
第2章 类型学视野与语言对比研究…………………………25
2.1 引言……………………………………………………25
2.2 语言类型学……………………………………………27
2.3 对比分析的“形而上”与“形而下………………30
2.4 语言类型学与对比语言学…………………………34
2.5 本章小结………………………………………41
形而上篇
第3章 对比语言学的“形而上”……………………………45
3.1 引言……………………………………………………45
3.2 “形而上”即语言世界观…………………………45
3.3 对比分析“形而上”的意义…………………………49
3.4 本章小结………………………………………51
第4章 类型学视野下汉英名词的数范畴…………………53
4.1 引言…53
4.2 名词指称功能与汉英名词的类型学特征…………53
4.3 名词区分的显性类型学特征…………………………56
4.4 名词内部转类机制………………………………60
4.5 量词“个”的“打包”功能………………………64
4.6 汉英名词数范畴里的世界观………………………78
4.7 本章小结………………………………………………79
第5章 类型学视野与汉英时体范畴…………………………81
5.1 引言…………………………………………………81
5.2 时态、体态和事态…81
5.3 时体在汉英语言里的争论……………………………90
5.4 汉英语言时体类型学差异…………………………92
5.5 时体类型突显与语言世界观………………………103
5.6 本章小结………………………………………………107
第6章 类型学视野下汉英事态句量化对比………………109
6.1 引言…………………………………………………109
6.2 有关T-型句的前期研究…………………………112
6.3 T-型句构的事件性及其时间句法表征…………113
6.4 T-型句构中的量化及其与英语比较………………118
6.5 汉英事态句量化与语言世界观……………………124
6.6 本章小结…………………………………………125
形而下篇
第7章 对比语言学的“形而下”…………………………129
7.1 引言……………………………………………………129
7.2 对比分析与外语教学………………………………129
7.3 对比分析与翻译研究…………………………131
7.4 早期语言学路径的翻译研究……………………132
7.5 本章小结……………………………………137
第8章 对比分析与翻译研究………………………………139
8.1 引言……………………………………………………139
8.2 对比分析与翻译研究的融合………………………140
8.3 语料库驱动研究路径反思…………………………144
8.4 本章小结………………………………………………151
第9章 蕴涵关系与基于对比分析的翻译研究…………153
9.1 引言……………………………………………………153
9.2 对比分析蕴涵翻译研究……………………………153
9.3 蕴涵关系与语料库验证……………………………159
9.4 本章小结………………………………………………166
第10章 CT-CATS 实证研究例析 ……………………169
10.1 引言…………………………………………………169
10.2 汉英事态句对比分析的时间语义基础…………170
10.3 基于对比分析的事态句翻译实证研究…………172
10.4 英语现在时事态句及其汉译策略………………176
10.5 本章小结………………………………………186
第11章 总结……………………………………………189
参考文献………………………………………………………193
附录…………………………………………………………211
术语表……………………………………………………………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