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空间设计课程背景2
1.2 空间设计课程简介3
1.2.1 课程性质与目的 3
1.2.2 课程培养目标3
1.2.3 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4
1.2.4 课程设计要求 4
1.2.5 课程考核方式 4
1.2.6 课程评价体系 4
1.3 课程准备5
1.3.1 工具书5
1.3.2 各类杂志 5
1.3.3 网络资源6
第2章 认知空间 7
2.1 概说7
2.2 关于空间的诸家演说 8
2.3 空间的定义10
2.3.1 什么是空间10
2.3.2 空间概念的演变11
2.4 空间现象14
2.4.1 生活中的空间现象14
2.4.2 物理空间现象15
2.4.3 行为空间现象15
2.4.4 精神空间现象16
2.4.5 心理空间现象17
2.5 空间类型19
2.5.1 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19
2.5.2 封闭空间20
2.5.3 开敞空间21
2.5.4 动态空间23
2.5.5 静态空间23
2.2.6 共享空间24
2.5.7 虚拟空间25
2.5.8 母子空间26
2.5.9 地台空间27
2.5.10 下沉空间28
2.5.11 不定空间28
2.5.12 悬浮空间29
2.5.13 结构空间29
2.5.14 生态空间30
2.6 环境设计学科涉及的空间范围31
2.6.1 建筑空间31
2.6.2 景观空间33
2.6.3 室内空间35
2.7 推荐阅读37
第3章 空间建构与解析 39
3.1 空间的基本理论39
3.1.1 建筑空间的定义39
3.1.2 建筑的空间性40
3.1.3 建筑空间的限定45
3.1.4 建筑构成体系47
3.1.5 建筑空间秩序48
3.2 形式与空间51
3.2.1 形式的基本要素52
3.2.2 形式的视觉属性63
3.2.3 形式的变化72
3.3 形式美的规律及法则74
3.3.1 变化与统一74
3.3.2 对比与重复75
3.3.3 节奏与韵律75
3.3.4 比例与尺度76
3.4 推荐阅读78
第4章 空间限定与组合 79
4.1 单一空间79
4.1.1 限定空间的形式要素79
4.1.2 空间要素上的开洞99
4.2 多空间组合100
4.2.1 空间之间的基本关系100
4.2.2 空间的组合方式103
4.3 推荐阅读108
第5章 创造空间 109
5.1 多思维的拓展109
5.1.1 空间与绘画110
5.1.2 空间与摄影112
5.1.3 空间与戏剧112
5.1.4 空间与电影114
5.1.5 空间与美食114
5.1.6 空间与生活115
5.2 空间形态的构想与创意116
5.2.1 材质表现116
5.2.2 色彩表现121
5.2.3 光影表现124
5.3 推荐阅读126
第6章 课程设计与制作 127
6.1 实训任务描述127
6.2 设计任务书127
6.2.1
认知空间/ 线描形式侧重培养手绘思考能力以及尺度感127
6.2.2 再现空间/ 单一空间的限定与围合,注重分析思考与空间操作128
6.2.3 创造空间129
6.3 设计任务分析129
6.3.1 空间设计系列训练(认知空间、再现空间、改变空间)129
6.3.2 创造空间130
6.3.3 考核标准130
6.4 学生作品简析130
6.4.1 认知空间130
6.4.2 方体限定与框架的简单围合130
6.4.3 空间组合设计139
附录 第五届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同步课程展——《空间设计》147
后记 154
参考文献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