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目录

目录

项目背景1

第1章网络基础3

1.1网络模型3

1.1.1ISO的OSI/RM3

1.1.2TCP/IP7

1.1.3适用于学习的五层模型13

1.2IP地址13

1.2.1IP地址分类13

1.2.2子网划分16

实验11DOS环境下常用命令一19

习题26

第2章交换式局域网28

2.1以太网技术28

2.1.1以太网与局域网28

2.1.2以太网帧结构29

2.1.3局域网体系结构30

2.1.4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32

2.1.5以太网分类32

2.2交换式局域网的设计37

2.2.1网络建设步骤37

2.2.2分层结构设计37

2.2.3交换式网络设计案例38

2.3交换机的主要参数39

实验21DOS环境下常用命令二40

习题44第3章交换机基本配置45

3.1交换机的组成45

3.2交换机配置环境46

3.2.1带外交换机配置46

3.2.2带内交换机配置48

3.2.3交换机启动步骤49

3.3交换机配置命令模式52

3.3.1使用交换机的命令行界面52

3.3.2命令行界面的基本操作54

3.4交换机的基本配置56

3.4.1设置主机名56

3.4.2配置管理IP地址56

3.4.3配置特权密码和远程登录密码57

3.4.4配置交换机标题59

3.4.5管理MAC地址表59

3.4.6设置系统日期和时间61

3.4.7show命令的使用62

3.5交换机的端口配置63

3.5.1交换机端口类型63

3.5.2配置端口的基本参数63

3.5.3配置二层交换机端口66

3.5.4配置三层交换机端口67

3.5.5交换机端口安全68

3.5.6交换机端口镜像71

3.6交换机的堆叠管理74

3.6.1堆叠概述74

3.6.2堆叠连接74

3.6.3堆叠的启动和停止75

3.6.4配置堆叠75

实验31交换机的基本配置78

实验32交换机的端口配置80实验33交换机端口最大连接数的配置81

实验34绑定交换机端口地址81

习题82

第4章虚拟局域网83

4.1VLAN概述83

4.1.1VLAN的分类83

4.1.2VLAN的优点85

4.2VLAN的汇聚链接与封装协议85

4.2.1VLAN的汇聚链接85

4.2.2IEEE 802.1q87

4.3VLAN通信88

4.3.1同一VLAN主机间通信88

4.3.2利用路由器实现VLAN间通信89

4.3.3利用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通信91

4.4VLAN的配置93

4.4.1VLAN成员类型93

4.4.2VLAN的默认配置93

4.4.3VLAN的基本配置94

4.4.4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通信的配置97

4.4.5VLAN配置案例98

实验41交换机划分VLAN100

实验42跨交换机实现VLAN的划分102

实验43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通信104

习题109

第5章链路及设备的冗余管理111

5.1链路聚合111

5.1.1链路聚合概述111

5.1.2流量平衡112

5.1.3链路聚合配置1135.2链路冗余115

5.2.1网络中的冗余链路115

5.2.2生成树协议116

5.2.3生成树协议配置131

5.3设备冗余139

5.3.1VRRP139

5.3.2VRRP配置146

5.3.3VSU技术148

5.3.4VSU配置150

实验51链路聚合配置151

实验52生成树协议配置152

实验53MSTP+VRRP配置157

习题161

第6章路由器基本配置163

6.1路由器简介163

6.1.1路由器组成163

6.1.2路由器启动166

6.1.3路由器工作原理167

6.1.4三层交换机170

6.2路由器的基本配置171

6.2.1路由器的命令模式171

6.2.2通过命令授权控制用户访问171

6.2.3配置Line口令保护173

6.2.4登录认证控制174

6.2.5系统时间配置175

6.2.6系统名称和命令提示符175

6.2.7标题配置176

6.2.8控制台配置177

6.2.9配置Telnet功能178

6.2.10配置连接超时1796.2.11批处理执行文件中的命令179

6.2.12配置文件的管理180

6.2.13查看系统信息180

6.3路由器的端口配置181

6.3.1端口简介181

6.3.2端口基本配置181

6.3.3以太网端口配置183

6.3.4广域网端口配置184

6.3.5逻辑端口配置189

6.4路由器口令恢复192

6.4.1不保留配置文件192

6.4.2保留配置文件193

实验61路由器基本配置194

实验62单臂路由实现VLAN互通195

实验63基于路由器的VRRP配置198

习题199

第7章IP路由协议及配置201

7.1常用路由协议201

7.1.1静态路由201

7.1.2动态路由202

7.2静态路由及配置203

7.3RIP及配置204

7.3.1RIP概述204

7.3.2RIP配置任务205

7.3.3RIP的默认配置205

7.3.4配置RIP206

7.3.5RIP配置举例208

7.4OSPF协议及配置210

7.4.1OSPF协议简介210

7.4.2配置OSPF协议2117.4.3OSPF配置举例212

7.5BGP及配置214

7.5.1BGP概述214

7.5.2运行BGP214

7.5.3向BGP中注入路由信息214

7.5.4配置BGP对等体(组)215

7.5.5BGP最优路由的选择216

7.5.6配置BGP的路由聚合216

实验71静态路由配置(一)216

实验72静态路由配置(二)218

实验73RIP路由配置(一)219

实验74RIP路由配置(二)222

实验75OSPF路由配置225

习题228

第8章网络地址转换与访问控制列表229

8.1网络地址转换229

8.1.1NAT概述229

8.1.2NAT配置231

8.2访问控制列表236

8.2.1访问控制列表概述236

8.2.2访问控制列表类型240

8.2.3配置案例249

实验81静态NAT配置254

实验82NPAT配置256

实验83标准访问控制列表配置257

实验84扩展访问控制列表配置260

实验85基于时间区间的访问控制列表配置262

习题264第9章点对点协议PPP266

9.1广域网接入技术概述266

9.1.1广域网概念266

9.1.2广域网的数据链路层协议266

9.2点对点协议266

9.2.1PPP协议266

9.2.2MP协议271

9.3PPP协议配置272

9.3.1PPP配置任务272

9.3.2PPP配置272

9.3.3PPP PAP认证配置273

9.3.4PPP CHAP认证配置273

实验91广域网协议的封装275

实验92PPP PAP认证配置276

实验93PPP CHAP认证配置278

习题280

第10章网络设备系统管理281

10.1文件系统281

10.1.1文件系统概述281

10.1.2配置文件系统281

10.1.3文件系统升级282

10.2利用ROM方式重写系统287

10.2.1重写交换机操作系统287

10.2.2重写路由器操作系统290

参考文献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