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第一章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概述 1
第一节 劳动关系的含义和特征 2
一、劳动关系的含义 2
二、劳动关系的特征 2
三、劳动关系的称谓 3
四、劳动关系管理的研究对象 4
第二节 劳动关系的构成要素 5
一、主体要素 5
二、内容要素 7
三、客体要素 8
第三节 劳动法的制度体系和调整对象 9
一、劳动法 9
二、劳动法的制度体系 13
三、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15
四、我国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的范围 16
第四节 劳动关系的认定 17
一、劳动关系的构成要件 17
二、劳动关系认定的一般标准 18
三、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 19
第五节 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21
一、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含义和特征 21
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性 23
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原则 23
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思路和目标任务 24
第二章 劳动关系管理理论与实践 27
第一节 劳动关系管理理论的历史演进 28
一、劳动分工与劳工运动理论 28
二、工业资本主义理论 30
三、劳动关系系统理论 32
第二节 劳动关系管理的理论学派与观点 34
一、新保守派 34
二、管理主义学派 35
三、正统多元论学派 35
四、自由改革主义学派 36
五、激进派 37
第三节 国外代表性国家劳动关系管理实践 38
一、美国的“多元”劳动关系管理 38
二、加拿大的集体劳动合同谈判 42
三、英国政府的“第三条道路” 44
四、德国的“共决制”劳动关系运作 46
五、日本的终身雇佣制 49
六、新加坡的“三方机制” 51
第四节 中国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实践 53
一、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的转型 53
二、民营企业的劳动关系概况 57
三、外资企业的劳动关系 60
四、我国现代劳动关系的发展趋势 62
第三章 员工沟通与民主管理 65
第一节 员工沟通管理 66
一、沟通的含义 66
二、沟通的类型 66
三、沟通的障碍 68
四、沟通的技巧 69
五、沟通的方法 70
第二节 民主管理的含义和形式 71
一、民主管理的基本含义 71
二、民主管理的形式 72
三、民主管理的原则 74
第三节 工会 75
一、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会 75
二、中国的工会 76
第四节 中国员工民主参与制度 82
一、中国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理论 82
二、厂务公开制度 84
第四章 雇主与政府管理 89
第一节 雇主的基本概念与内涵 90
一、雇主的基本概念 90
二、雇主的内涵 90
第二节 雇主组织的形式和特征 91
一、雇主组织的形式 91
二、雇主组织的特征 92
第三节 雇主组织在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93
一、参与集体谈判 93
二、参与劳动立法和政策制定 93
三、协调劳动关系 94
四、提供服务和信息支持 94
第四节 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角色和职能 95
一、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角色 95
二、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职能 96
第五节 中国政府在劳动关系转型中的作用和任务 99
一、政府在劳动关系转型中的作用 99
二、政府在劳动关系转型中的任务 102
第五章 劳动合同管理 107
第一节 劳动合同的概述 108
一、劳动合同的概念 108
二、劳动合同的种类 108
三、劳动合同的内容 110
第二节 劳动合同的订立与续订 113
一、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 113
二、劳动合同订立的程序 114
三、劳动合同的续订 114
四、无效劳动合同的确认和处理 115
第三节 劳动合同的履行与变更 117
一、劳动合同的履行 117
二、劳动合同的变更 118
第四节 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 121
一、劳动合同的解除 121
二、劳动合同的终止 123
三、解除与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 125
第五节 劳动合同的特殊规定 128
一、培训服务期 128
二、竞业限制 129
第六章 企业用工管理 131
第一节 员工招聘管理 132
一、招聘过程中的歧视行为 132
二、招聘过程中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 135
第二节 试用期管理 137
一、试用期的含义 137
二、试用期的相关约定 137
三、试用期工资 138
四、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 139
第三节 员工职业培训与服务期管理 141
一、职业培训 141
二、培训协议与服务期 142
第四节 商业秘密与竞业限制管理 144
一、保守商业秘密 145
二、竞业限制 148
第七章 集体合同管理 151
第一节 集体协商制度概述 152
一、集体协商的内涵 152
二、集体协商的内容 154
三、集体协商的意义 156
第二节 集体合同制度的内容 157
一、集体合同的含义与特征 157
二、集体合同的种类 158
三、集体合同的内容 158
四、集体合同的作用 159
五、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关系 160
六、集体合同的签订程序 161
第三节 集体合同争议的处理 162
一、集体合同争议处理的原则 163
二、集体合同争议处理的程序 164
第八章 劳动标准管理 169
第一节 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 170
一、工作时间制度 170
二、延长工作时间 173
三、休息休假 175
第二节 劳动报酬 180
一、工资的范畴 180
二、工资的计算 182
三、工资的支付 184
四、工资的克扣和无故拖欠 185
五、最低工资制度 188
第三节 劳动安全与劳动保护 189
一、劳动安全卫生 189
二、职业病的防治与处理 194
三、女职工与未成年工的劳动保护 197
第四节 企业规章制度 199
一、规章制度的重要性 199
二、规章制度的有效性 201
三、规章制度的内容设计 202
四、规章制度的制定程序 203
第九章 社会保险 205
第一节 社会保险概述 206
一、社会保险的基本内涵 206
二、社会保险的功能 207
三、社会保险管理制度 207
四、社会保险体系 209
第二节 养老保险 210
一、养老保险制度 210
二、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 210
三、职工养老保险费的缴纳 211
四、职工养老保险待遇及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条件 211
五、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 213
六、其他保险制度 213
第三节 医疗保险 215
一、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215
二、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 215
三、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 215
四、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支付 216
五、基本医疗保险关系的转移 217
第四节 生育保险 218
一、生育保险制度 218
二、生育保险的覆盖范围 218
三、生育保险基金 218
四、生育保险待遇支付 219
第五节 工伤保险 220
一、工伤保险制度 220
二、工伤保险的覆盖范围 220
三、工伤保险的原则 221
四、工伤保险费的缴纳 222
五、工伤保险基金的统筹和管理 223
六、工伤认定 223
七、工伤保险待遇 225
第六节 失业保险 226
一、失业保险制度 226
二、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 227
三、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和管理 227
四、失业保险金的申领 227
五、失业保险待遇 229
第十章 劳动争议处理 231
第一节 劳动争议概述 232
一、劳动争议的概念 232
二、劳动争议的分类 233
三、劳动争议的处理原则 235
四、劳动争议的处理方法 236
第二节 劳动争议的协商和调解 237
一、劳动争议协商的概念和特点 237
二、劳动争议协商的基本原则 237
三、劳动争议调解 238
第三节 劳动争议的仲裁 240
一、劳动争议仲裁的概念和特点 240
二、劳动争议仲裁的原则 241
三、劳动争议仲裁的受案范围 241
四、劳动争议的仲裁管辖 242
五、劳动争议仲裁的程序 243
第四节 劳动争议诉讼 245
一、劳动争议诉讼的概念 245
二、劳动争议诉讼的特点 245
三、劳动争议诉讼的原则 246
四、劳动争议诉讼的管辖 246
五、劳动争议诉讼的程序 248
参考文献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