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目录

目 录

第一章“作为表象的鲁迅”:《故事新编》与文学 1

第一节“现象”与“历史”:中日《故事新编》研究解读 5

一、“油滑史”及其问题6

二、日本《故事新编》研究10

第二节本书框架 13

第二章鲁迅的翻译与《故事新编》创作16

第一节“直到他在自身中看见神”:《小约翰》与《铸剑》之生成 19

一、古押衙与《无双传》21

二、“黑色的形相”与《小约翰》23

三、同情自由牺牲27

四、“用象征来写实的童话体散文诗”29

第二节从“无治者”文学到“左翼文学”的翻译:

兼谈《故事新编》的创作 31

一、“无治者”阿尔志跋绥夫与《故事新编》中20 世纪20 年代

作品31

二、夏伯阳、《铁流》与《理水》40

三、《毁灭》的翻译和表现力44

四、《解放了的董·吉诃德》与《采薇》61

第三节“几乎无事的悲剧”:《死魂灵》翻译和《故事新编》创作 77

一、鲁迅与果戈理77

二、果戈理的《死魂灵》及其创作过程81

三、真实的世界:“几乎无事的悲剧” 85

四、《死魂灵》与《故事新编》创作89

第四节本章小结 93

第三章鲁迅文体关系与《故事新编》96

第一节“无花的蔷薇”:鲁迅的早期白话诗与《野草》 97

一、《新青年》与鲁迅新诗97

二、“诗歌之敌”:内面的呈现 104

三、早期新诗、“自言自语”与《野草》108

四、骚体翻译、旧诗创作111

五、《故事新编》中的歌与诗112

第二节从无常到女吊:《朝花夕拾》与《故事新编》中的生与死 115

第三节从《呐喊》《彷徨》到《故事新编》 119

一、《呐喊》自序中的矛盾121

二、《不周山》:“一个开始,也是一个收场” 123

三、《彷徨》与《铸剑》《奔月》124

四、作为幽灵的存在:从阿Q 到《起死》 124

第四节“无边的现实主义”:《故事新编》与后期杂文写作 125

一、后期杂文之“杂”127

二、硬译与《故事新编》:以鲁迅对卢那察尔斯基的翻译为例 130

三、大众语与《故事新编》133

四、回到“文化革命”:从《杂感选集》到《海上述林》 135

五、小结:“删夷枝叶的人,决定得不到花果” 140

第五节探索中的尝试:从《杨贵妃》到《故事新编》 142

一、戏剧还是小说144

二、历史观念的变革与新的创作思路——菊池宽与陈鸿145

三、“终于未实现”——“似乎不想实现”151

第六节本章小结 153

第四章“稳定地烛照着一切”:《故事新编》的哲学 156 

第一节尼采与《故事新编》 156 

一、尼采的历史观和《故事新编》157 

二、物质性的渊默与《故事新编》162 

第二节从《齐物论释》到《起死》 168 

一、晚清诸子学的兴起及章周之关系168 

二、《齐物论释》之核心思想172 

三、《故事新编》与《齐物论释》174 

四、小结191 

第三节《故事新编》:“以庄化尼”? 193 

第五章结语197 

附录一:鲁迅的契诃夫译介及其他 204 

附录二:“苦”的政治与“生”的脱嵌:《死火》一解216 

附录三:美学上的大胆杂糅与国民性荒原的铺陈

——重评林兆华的戏剧作品《故事新编》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