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能力发展模型》目 录
第一章 简介 / 1
第一节 开发理念/ 4
一、基本假设/ 4
二、英语语言能力划分/ 5
三、语言能力进阶逻辑/ 8
四、英语能力模型边界/ 11
第二节 整体框架/ 14
一、能力模型结构/ 14
二、主要模块类型及功能/ 14
第二章 语言能力模型 / 17
第一节 听力/ 18
一、能力层级定义 :语音发展/ 19
二、能力层级定义 :听力理解/ 23
三、语言层级定义/ 26
四、听力能力进阶/ 32
五、听力能力模型的应用/ 40
第二节 口语/ 45
一、能力层级定义 :语音输出/ 46
二、能力层级定义 :口语表达/ 48
三、语言层级定义/ 52
四、口语能力进阶/ 57
五、口语能力模型的应用/ 65
第三节 阅读/ 68
一、能力层级定义 :文本基础/ 70
二、能力层级定义 :阅读理解/ 72
三、语言层级定义/ 77
四、文本类型定义/ 81
五、阅读能力进阶/ 85
六、阅读能力模型的应用/ 94
第四节 沟通/ 98
一、能力层级定义 :行为主题/ 100
二、能力层级定义 :沟通策略/ 104
三、沟通能力进阶/ 106
四、沟通能力模型的应用/ 109
第三章 语言知识模型 / 113
第一节 单词/ 116
第二节 自然拼读/ 121
结语 / 126
参考文献 / 129
索引 英语能力培养模型表格 / 132
《英语语音习得研究》目录
第一章 基础知识 / 1
一、整体情况/ 3
二、跨地域方向/ 4
第二章 2—8 岁不同年龄段儿童发音特征 / 5
一、术语和概念/ 6
二、研究标准/ 9
三、数据分析/ 12
第一节 习惯发出和习得的音素/ 14
一、2—3岁/ 14
二、3—4岁/ 16
三、4—5岁/ 18
四、5—6岁/ 20
五、6—7岁/ 23
六、7—8岁/ 25
第二节 累积习惯发出和习得的音素数量/ 28
第三节 随年龄变化的音素发音掌握情况图/ 34
一、单元音/ 35
二、双元音/ 35
三 、辅音/ 36
第三章 不同地域学生发音特征 / 43
第一节 共有的英语音素常见易错情况/ 44
第二节 共有的汉语方言特征/ 51
第三节 方言特征对英语语音的负迁移影响/ 53
第四节 不同地域音素错误情况/ 55
一、东三省/ 56
二 、河北/ 62
三 、河南/ 66
四 、山东/ 69
五 、山西/ 71
六 、陕西/ 75
七 、甘肃/ 78
八 、青海/ 81
九 、安徽/ 83
十 、江苏/ 86
十一、浙江/ 89
十二、上海/ 91
十三、湖北/ 93
十四、湖南/ 95
十五、江西/ 98
十六、福建/ 101
十七、海南/ 104
十八、云南/ 106
十九、川渝地区/ 107
二十、贵州/ 113
二十一、广东/ 114
二十二、广西/ 119
二十三、北京/ 122
二十四、天津/ 125
二十五、内蒙古/ 127
二十六、新疆/ 128
二十七、西藏/ 130
二十八、宁夏/ 134
第五节 不同地域音素发音相对情况/ 138
第六节 不同地域平均音素发音错误率/ 143
第七节 不同地域最易错音素总结/ 145
第八节 辽宁、四川两省用户音素发音实例分析/ 150
结语 / 154
参考文献 / 157
附录 不同体系音标对照/ 162
《语言和思维能力发展模型》目录
第一章 语言能力模型 / 1
第一节 引言/ 2
第二节 阅读/ 5
一 、识字/ 6
二 、词汇/ 10
三、阅读理解/ 17
第三节 写作/ 28
一 、想法/ 30
二 、结构/ 30
三 、用词/ 31
四 、流畅/ 31
五 、口吻/ 32
六 、规范/ 32
第四节 口语交际/ 33
一、互动能力/ 35
二、策略能力/ 36
三、社会文化能力/ 36
四、话语能力/ 37
第二章 思维能力模型 / 39
第一节 引言/ 40
一、思维能力模型的定义/ 40
二、思维能力模型的研究方法/ 41
三、思维能力模型的内容框架/ 42
四、思维能力模型的内容组织/ 42
第二节 数概念与数感/ 47
一 、唱数/ 51
二、一一对应/ 51
三 、基数/ 51
四 、序数/ 52
五、数字的认识与书写/ 52
第三节 十进制/ 54
一、十进制的初步认识/ 54
二、位值原则/ 58
第四节 运算/ 59
一、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60
二、理解乘除法的含义/ 64
三、理解运算间的关系/ 64
四、运算策略/ 64
五、运算能力/ 68
六、运算的基本事实/ 68
七、运算的顺序/ 69
八、运算的定律和性质/ 69
第五节 图形/ 71
一、图形的识别与分类/ 71
二、图形的组合与分解/ 77
第六节 空间/ 79
一、空间定向/ 79
二、空间视觉化/ 84
第七节 关系/ 86
一 、比较/ 86
二 、排序/ 92
三 、分类/ 92
四 、匹配/ 93
第八节 测量/ 94
一、长度测量/ 94
二、面积测量/ 98
三、体积测量/ 99
四 、时间/ 99
第九节 模式/ 101
一、一般模式/ 105
二、几何数量模式/ 105
三、序列模式/ 106
第十节 数据统计/ 107
一、收集数据/ 107
二、表征数据/ 109
三、解释和分析数据/ 109
第十一节 概率/ 110
一、随机性/ 110
二、随机分布结果/ 112
三、概率比较/ 112
结语 / 114
参考文献 / 116
索引 语言和思维能力培养模型表格 / 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