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第一章引言/001
第一节研究背景/ 001
一、教育公平的政策指向 / 001
二、教育公平的实践趋势 / 003
三、教育公平的研究转型 / 006
第二节研究意义/ 008
第三节研究目的/ 009
第四节结构安排/ 009
第二章文献综述/ 011
第一节微观教育公平的理论研究:溯源与聚焦/ 011
一、理论溯源:教育公平的理论发展脉络 / 011
二、理论聚焦:微观视角的教育公平研究 / 014
第二节微观教育公平的架构:机会、过程与结果/ 014
一、微观教育机会公平研究 / 015
二、微观教育过程公平研究 / 020
三、微观教育结果公平研究 / 025
第三节微观教育公平的机制:家庭与学校/ 028
一、来自家庭的影响 / 029
二、来自学校的影响 / 032
三、家校合作的影响 / 033
第四节文献述评/ 034
Wgjzw.indd 3
2024/7/1 15:51:42
第三章研究设计/ 036
第一节数据描述/ 036
一、数据来源 / 036
二、样本信息 / 037
第二节计量模型/ 041
第三节变量说明/ 048
一、微观教育机会的测量 / 048
二、微观教育过程的测量 / 049
三、微观教育结果的测量 / 050
四、主要控制变量 / 051
第四章微观教育机会公平实证研究/ 055
第一节学校选择的机会公平/ 055
一、变量与模型选择 / 055
二、实证结果 / 057
三、小结与讨论 / 060
第二节班级管理的机会公平/ 061
一、变量与模型选择 / 062
二、实证结果 / 063
三、小结与讨论 / 066
第三节家长陪读的机会公平/ 067
一、变量与模型选择 / 067
二、实证结果 / 069
三、小结与讨论 / 080
第五章微观教育过程公平实证研究/ 082
第一节课堂教学中的过程公平/ 082
一、教师关注的获得 / 082
二、教师关注的影响 / 091
第二节学生评价中的过程公平/ 100
一、教师表扬的获得 / 100
IV
Wgjzw.indd 4
2024/7/1 15:51:42
目 录
V
二、教师表扬的影响 / 112
第三节家校合作中的过程公平/ 117
一、家长参与的分化 / 117
二、家校合作的影响 / 124
第四节师生与同伴关系中的过程公平/ 130
一、教师对随迁子女的接纳 / 130
二、留守对同伴关系的影响 / 134
第六章微观教育结果公平实证研究/ 141
第一节基于学生认知能力的教育结果公平/ 141
一、课外补习的影响 / 142
二、教养方式的影响 / 147
第二节基于学生非认知能力的教育结果公平/ 155
一、教学方法的影响 / 156
二、作业负担的影响 / 160
第三节基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结果公平/ 168
一、亲子分离的影响 / 169
二、父母劳动时长的影响 / 177
第七章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186
第一节研究结论/ 186
第二节对策建议/ 189
一、建设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保障微观教育机会公平 / 189
二、推进基础教育学校高质量发展,强化微观教育过程公平 / 191
三、重视家庭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发挥家校协同育人功能 / 193
四、为相对弱势群体提供补偿性支持,促进微观教育结果公平 / 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