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目录

目 录

上篇

教师职业道德

第一章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2

第一节 确立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依据 2

一、历史依据 2

二、现实依据 4

三、国外借鉴 5

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6

一、教书育人原则 6

二、为人师表原则 8

三、依法从教原则 10

四、教育人道主义原则 13

第三节 遵循当代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要求 17

一、深化当代教师职业道德的育人性 17

二、强化当代教师职业道德的专业性 18

三、彰显当代教师职业道德的先进性 19

四、凸显当代教师职业道德的公平性 20

第二章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3

第一节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 24

一、爱国守法 24

二、爱岗敬业 26

第二节 关爱学生、尊重家长 29

一、关爱学生 29

二、尊重家长 32

第三节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34

一、教书育人 34

二、为人师表 38

第四节 乐教敬业、严谨笃学 40

一、乐教敬业 40

二、严谨笃学 43

第五节 关心集体、团结协作 46

一、关心集体 46

二、团结协作 47

第六节 淡泊名利、自尊自律 48

一、淡泊名利 48

二、自尊自律 49

第三章 教师职业道德范畴 53

第一节 教师职业理想 53

一、教师职业理想的含义 53

二、教师职业理想的作用 54

三、做一个有职业理想的教师 54

第二节 教师义务 55

一、教师义务的含义 55

二、教师义务确立的社会基础 56

三、教师义务的作用 57

四、教师义务感的培养 58

第三节 教师职业良心 59

一、教师职业良心的含义 59

二、教师职业良心的特点 60

三、教师职业良心的意义 61

四、如何做一名有良心的教师 61

第四节 教师职业公正 62

一、教师职业公正的含义 62

二、教师职业公正的特性 63

三、教师职业公正的意义 64

四、如何做一名公正的教师 65

第五节 教师职业幸福 66

一、教师职业幸福的含义 66

二、教师的幸福及其特征 68

三、如何做一名幸福的教师 69

第四章 具体情境中的教师职业道德要求 72

第一节 教学活动中的职业道德要求 72

一、教学活动的道德意义 72

二、教学工作中的具体道德要求 73

第二节 学术研究中的职业道德要求 75

一、追求真理,献身科学 75

二、勇于探索,严谨求实 76

三、端正学风,科研诚信 76

四、谦虚谨慎,大胆创新 77

第三节 师生关系中的职业道德要求 77

一、师生关系在教育中的意义 77

二、师生关系中的主要道德要求 78

第四节 家校关系中的职业道德要求 80

一、家校沟通与合作的基础 80

二、家校关系的道德调适 81

第五节 教师集体中的职业道德要求 84

一、教师集体在教育中的意义 85

二、教师集体关系的道德调节 86

第六节 学校行政管理工作中的职业道德要求 87

一、学校行政管理工作对师生发展的意义 88

二、学校行政管理伦理化的实现路径 89

下篇

教育政策法规

第五章 我国教育的基本政策与法规 96

第一节 新时期我国教育基本政策的变革与创新 96

一、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新指针 96

二、新时期我国教育发展的新规划 98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概述 99

一、《教育法》的立法宗旨和适用范围 100

二、《教育法》的立法特点和重要地位 100

三、《教育法》的基本内容 101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概述 106

一、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106

二、教师资格制度 107

三、教师的聘任、考核与待遇 110

四、违反《教师法》的法律责任 111

第六章 我国基础教育的政策与法规 113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概述 113

一、立法宗旨 113

二、义务教育的概念和特征 115

三、实施素质教育 116

四、义务教育法的实施 117

第二节 学前教育政策法规 119

一、幼儿园的开办与管理 119

二、幼儿权利保护 133

三、幼儿园教师权益保护 144

第三节 小学教育政策法规 163

一、小学的权利和责任 163

二、小学生的权益及保护 176

三、小学教师的权益及保护 184

第七章 其他教育法律法规 191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概述 191

一、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 192

二、家庭保护 192

三、学校保护 193

四、社会保护 194

五、网络保护 195

六、政府保护 195

七、司法保护 196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概述 196

一、立法宗旨 197

二、《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基本内容 197

参考文献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