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1章绪论
实验1.1环境微生物实验安全须知
实验1.2环境微生物实验安全防护
实验1.3环境微生物实验常用设备及操作流程
实验1.4微生物学实验常用器皿
第2章显微镜技术
实验2.1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实验2.2暗视野显微镜与荧光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实验2.3相差显微镜与电子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第3章环境微生物的形态观察
实验3.1细菌的简单染色法和革兰氏染色法
实验3.2细菌的芽孢、荚膜和鞭毛染色法
实验3.3真菌与放线菌的形态观察
第4章环境微生物的培养与分离
实验4.1培养基种类与配制程序
实验4.2消毒与灭菌
实验4.3细菌的纯培养法
实验4.4苯酚降解菌的富集与纯化培养
实验4.5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技术
实验4.6微生物接种技术
第5章菌种保藏
实验5.1微生物菌种的简易保藏法
实验5.2微生物菌种的甘油保藏法
实验5.3微生物菌种的干燥保藏法
实验5.4微生物菌种的液氮超低温保藏法
第6章环境微生物数量及大小的测定
实验6.1微生物大小的测定
实验6.2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
实验6.3微生物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实验6.4微生物间接计数法
第7章水环境微生物学实验
实验7.1水体中细菌总数的测定
实验7.2水体总大肠菌群的测定
实验7.3水体中粪大肠菌群的测定
实验7.4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的测定(叶绿素a法)
实验7.5水中生化需氧量的测定
第8章土壤环境微生物学实验
实验8.1土壤中细菌、放线菌及真菌总数的测定
实验8.2土壤微生物呼吸速率的测定
实验8.3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测定
实验8.4土壤脲酶活性的测定
第9章空气环境微生物学实验
实验9.1空气微生物的多方法检测
实验9.2生物滴滤塔法检测废气
实验9.3公共场所空气中微生物总数的测定
第10章现代微生物实验方法与技术
实验10.1微生物的诱发突变
实验10.2环境微生物宏基因组总DNA与总RNA的提取和浓度测定
实验10.3环境微生物宏蛋白组总蛋白质的提取和浓度测定
实验10.4宏基因组、宏转录组及宏蛋白质组测序技术
实验10.5现代分子微生物学实验技术
第11章环境中污染物的治理方法
实验11.1活性污泥法处理生活污水
实验11.2生物膜法处理生活污水
实验11.3固体废弃物的固体发酵
实验11.4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
实验11.5厨余垃圾的厌氧发酵
第12章环境微生物学综合性实验
实验12.1光合细菌的筛选及有机物的降解实验
实验12.2硝化反硝化细菌的筛选及其性能测定
实验12.3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及纤维素降解实验
实验12.4土壤中有机磷农药降解菌的分离及其性能测定
实验12.5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苯磺酸盐降解菌的分离及其性能测定
附录
附录1镜头清洁液和洗液的配制
附录2缓冲液的配制
附录3蒸汽压力与温度的关系
附录4培养基容积与加压灭菌所需时间
附录5常用消毒剂
附录6标准筛孔
附录7常用干燥剂
附录8常用计量单位
附录9环境微生物实验部分常用培养基
附录10常用染色液的配制
附录11常用试剂及溶液的配制
附录12酸碱指示剂的配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