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目录
第1章培养理念与培养方案00
1.1教学改革思路00
1.2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00
1.2.1培养目标00
1.2.2培养要求00
1.2.3课程设置与基本学分要求00
1.3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选课指导00
第2章“因材施教”培养项目0
2.1总体目标和培养方式0
2.2光电子方向0
2.3“人工智能+系统”方向0
2.4集成电路方向0
2.5未来通信方向0
第3章专业核心课0
3.1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0
3.2电子电路与系统基础0
3.3数据与算法0
3.4信号与系统0
3.5数字逻辑与处理器基础0
3.6概率论与随机过程0
3.7电磁场与波/电动力学0
3.8通信与网络0
3.9固体物理基础0
3.10媒体与认知0
第4章专业实验课0
4.1电子工程系实验课程改革思路0
4.1.1实验中心简介0
4.1.2实验教学改革理念0
4.1.3实验课程体系改革概述0
4.2专业导引课——电子系统专题设计与制作0
4.3核心课/必修课实验课程0
4.3.1前言0
4.3.2电子电路与系统基础实验(1)(2)0
4.3.3数字逻辑与处理器基础实验0
4.3.4电磁场与微波实验0
4.3.5MATLAB高级编程与工程应用0
4.3.6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1)(2)(课内实验)0
4.3.7数据与算法(课内实验)0
4.3.8通信与网络(课内实验)0
4.3.9固体物理(课内实验)0
4.3.10媒体与认知(课内实验)0
4.3.11物理电子学基础实验
4.4综合系统实验课程组
4.4.1光电综合系统专题实验
4.4.2电子系统设计
4.4.3通信系统专题设计
4.4.4智能机器人设计实践
4.4.5智能无人机技术设计实践
4.5专业选修实验课
4.5.1光电子技术实验
4.5.2微波电路设计
4.5.3通信电路实验
4.5.4通信原理实验
4.5.5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的系统设计
4.5.6语音信号处理实验
4.5.7单片机和嵌入式系统
4.5.8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实践
4.5.9现代计算机体系架构
4.5.10数字电视系统设计
4.5.11数字系统设计
4.5.12数据库
4.5.13射频通信电路
4.5.14傅里叶光学
4.5.15光电子学视角下艺术与科学融合实践
第5章专业限选课
5.1天线原理
5.2通信电路
5.3数字信号处理
5.4数字图像处理
5.5微波与光波技术基础
5.6操作系统
5.7数字系统设计
5.8信息光电子学基础
5.9统计信号处理基础
5.10通信信号处理
5.11模拟电路原理
5.12编码引论
5.13现代计算机体系架构
5.14射频通信电路
5.15语音信号处理
5.16通信系统
5.17信息网络原理与设计
5.18光通信技术
5.19通信原理概论
5.20视听信息系统导论
第6章课程思政建设
6.1课程思政建设总体情况
6.2核心课课程思政建设案例
6.2.1“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思政
6.2.2“电子电路与系统基础”课程思政
6.2.3“数据与算法”课程思政
6.2.4“信号与系统”课程思政
6.2.5“数字逻辑与处理器基础”课程思政
6.2.6“概率论与随机过程”课程思政
6.2.7“电动力学”/“电磁场与波”课程思政
6.2.8“通信与网络”课程思政
6.2.9“固体物理基础”课程思政
6.2.10“媒体与认知”课程思政
6.3限选课课程思政建设实践
6.3.1厚植国家意识
6.3.2弘扬科学精神
6.3.3培育专业素养
6.3.4滋养人文情怀
6.3.5拓展国际视野
6.4特色鲜明的实验课课程思政
6.4.1实验课课程思政建设概述
6.4.2案例1: 智能机器人设计实践
6.4.3案例2: 数字逻辑与处理器基础实验
6.4.4案例3: 通信原理实验
6.4.5案例4: 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的系统设计
第7章优质教材建设
7.1《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导引》
7.2《电子电路与系统基础》
7.3《数据与算法》
7.4《C/C++程序设计教程》
7.5《信号与系统》
7.6《随机过程及其应用》
7.7《概率论》
7.8《图像工程》
7.9《固体物理基础》
7.10《数字逻辑与处理器基础》
7.11《通信与网络》
第8章教学成果展示
第9章研讨培训活动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