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目录

目录

Contents

新质生产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原动力 / 连平 1

一、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与特征 1

二、新质生产力的构成与发展方向 3

三、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路径 6

四、新质生产力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9

五、发展新质生产力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11

新质生产力与实现路径

“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 / 鲁政委  16

一、什么是“新质生产力” 17

二、如何形成“新质生产力” 25

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路径研究 / 王涵 29

一、习近平总书记统筹部署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29

二、新质生产力重点聚焦产业创新变革 34

三、新质生产力理论为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指引 40

四、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建议 41

新质生产力:一种基于经济增长理论的解释 / 薛清和 44

一、中国经济是如何增长的 44

二、全要素生产率为何下降 47

三、如何才能促进新质生产力 49

新质生产力与转型升级

再启航:新质生产力助燃扬帆远行 / 汪毅 54

一、什么是新质生产力 54

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历史必然性:技术奇点与康波周期 57

三、如何衡量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59

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环节:打造融资与投资良性循环的资本市场 62

五、“新质生产力”会带来哪些领域的投资机会 66

新质生产力,经济新动能 / 陈雳 67

一、新质生产力提出的背景 67

二、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及目的 69

三、新质生产力如何适应当下社会的发展 71

四、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73

五、数字经济赋能新质生产力 76

新质生产力与中国经济转型:破立之间的下一个十年 / 赵建 79

一、新质生产力的概念界定、演进意义与理论建构 79

二、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对当下中国经济和社会转型发展的重大意义 81

三、新质生产力与新一轮科技革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83

四、新质生产力与新质生产关系:推动更高水平改革开放的紧迫性 85

五、新质生产力与打造金融强国:中国的资本市场从未像现在这样重要 87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国际经验与政策建议 / 董忠云 89

一、当前时点,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恰逢其时 89

二、国外经验:20世纪90年代,美国靠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了经济的再起飞 96

三、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政策建议 102

新质生产力与宏观政策

财税政策如何支持发展新质生产力 / 芦哲 106

一、新质生产力概述 106

二、财税政策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两方面 110

三、财税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历史经验 112

四、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财税体系变革猜想:数据财政 117

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国际金融方略 / 张明 121

一、国际收支的结构性转变与资本账户开放 121

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122

三、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  123

四、主权资产安全与全球投资战略  124

五、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125

六、夯实制度保障  125

金融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问题及建议 / 罗志恒 127

一、新质生产力发展对金融提出了新要求 128

二、金融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30

三、金融更好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对策建议 134

新质生产力与技术创新

释放新质生产力:疏通从创新到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传导链条 / 夏乐 138

一、从创新活动到全要素生产率的传导链条 139

二、哪里是传导链条上的“堵点” 140

三、疏通堵点的政策建议 147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重新理解创新 / 夏春 150

一、过去20年,各国全要素生产率不断下降 150

二、全要素生产率为什么会下降 152

三、第一类新质生产力 156

四、第二类新质生产力 157

五、第三类新质生产力 158

新质生产力:聚焦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 黄文涛 159

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聚焦先进制造 159

二、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明细、投入产出、全球市值和投资指引 176

三、六大未来产业:前瞻赛道、标志产品、产业主体和支撑体系 181

四、进一步加力建设战略性新兴和未来产业的若干建议 184

新质生产力与投资机会

活跃资本市场的重要性:培育新质生产力 / 荀玉根 188

一、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培育新质生产力 188

二、20世纪80年代美国直接融资助力产业升级 190

三、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活跃资本市场的配合 192

新质生产力的投资机会 / 刘陈杰 200

一、新质生产力:时代的需要 200

二、新质生产力:发展现状和区域协调 202

三、新质生产力:结构性机会与初步建议 205

科技金融:金融如何更好地服务科技创新 / 屈宏斌 208

一、金融转型是推进科技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 208

二、金融服务科创企业的国际经验 209

三、各国经验的重要启示 215

四、我国金融体系在服务科创企业方面的差距和提升空间 217

可转债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 陈洪斌 219

一、全球可转债市场发展现状 219

二、中美可转债发行条款差异 227

三、我国可转债市场发展的相关建议 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