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 1
第二节 概念界定 4
一、“关键核心技术”概念 4
二、“创新引领”概念 10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16
一、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理论 16
二、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研究现状 22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和内容 27
一、研究思路 27
二、研究方法 29
三、研究内容 30
第二章 创新引领:理论脉络与内涵 34
第一节 创新引领的理论基础 35
一、全面创新管理理论 35
二、包容性创新 39
三、责任式创新 42
四、有意义的创新 43
五、朴素式创新 45
六、使命驱动型创新 47
七、小结 49
第二节 创新引领的基本内涵 52
一、理论溯源与现实需求 52
二、系统框架 57
第三节 创新引领与核心能力的关系 58
一、创新引领演进规律 59
二、创新引领促进核心能力的提升 60
第四节 创新引领的构件 61
一、创新引领的企业层微观机制 62
二、创新引领的行业层中观生态 63
三、创新引领的国家层宏观政策 65
第五节 总结 66
第三章 创新引领的“前沿引领技术” 突破的机制 68
第一节 前沿引领技术能力相关研究动态 68
一、前沿引领技术的概念界定 68
二、前沿引领技术突破的意义 70
三、前沿引领技术创新研究现状 71
第二节 中国前沿引领技术突破现状 73
一、中国前沿引领技术取得的成果 74
二、中国前沿引领技术突破的约束 75
第三节 典型案例——华为 77
一、理论基础 79
二、研究设计 84
三、案例分析与主要发现 86
四、研究发现与案例讨论 101
五、华为前沿引领技术突破的关键机制 107
第四节 机制总结 109
一、激发创新引领的创始人印记使能机制 109
二、以创新引领为内核的创新文化嵌入机制 110
三、支撑创新引领的战略协同机制 111
四、保障创新引领的科技安全治理机制 112
第五节 总结 113
第四章 创新引领的“关键共性技术” 突破的机制 114
第一节 关键共性技术突破相关研究动态 114
一、关键共性技术的概念界定 114
二、关键共性技术突破的意义 116
三、关键共性技术研究述评 117
第二节 中国关键共性技术突破现状 119
一、中国关键共性技术取得的成果 120
二、中国关键共性技术突破的约束 121
第三节 典型案例1——青山控股 122
一、文献综述 124
二、研究设计 126
三、案例分析 129
四、案例讨论 133
五、基本结论 140
第四节 典型案例2——方大炭素 142
一、理论基础 144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47
三、案例讨论 148
四、主要结论 154
第五节 机制总结 156
一、资源编排模式演进机制 156
二、以创新引领为核心的创新认知与战略重构机制 157
三、以知识积累为核心的自主创新机制 158
四、以社会责任为核心的文化驱动机制 158
第六节 总结 159
第五章 创新引领的“颠覆性技术”突破的机制 160
第一节 颠覆性技术突破相关研究动态 160
一、颠覆性技术突破的内涵、特征及范围 160
二、颠覆性技术突破的意义 163
三、颠覆性技术突破研究综述 164
第二节 中国颠覆性技术突破现状 165
一、中国颠覆性技术取得的成果 166
二、中国颠覆性技术突破的约束 166
第三节 典型案例——美的 170
一、理论基础 172
二、研究设计 176
三、研究发现 180
四、数字技术驱动高端颠覆性创新的一个理论模型 196
五、主要结论 200
六、理论贡献 202
第四节 机制总结 203
一、战略认知与重构机制 203
二、技术创新能力积累机制 204
三、数字化能力构建机制 204
四、用户导向的创新机制 204
五、基于开放式创新的资源协同机制 205
第五节 总结 205
第六章 创新引领的“现代工程技术” 突破的机制 208
第一节 现代工程技术突破相关研究动态 208
一、现代工程技术突破的内涵和特征 208
二、现代工程技术突破的研究现状 209
三、现代工程技术突破的意义 214
四、现代工程技术突破研究述评 216
第二节 中国现代工程技术突破现状 217
一、中国现代工程技术取得的成果 217
二、中国现代工程技术突破的约束 218
第三节 典型案例——中国石油 218
一、理论基础 220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223
三、案例分析 225
四、案例讨论 229
五、主要结论与贡献 246
第四节 机制总结 249
一、中心式技术创新决策机制 249
二、差序式技术创新组织机制 249
三、长尾式技术创新攻关机制 250
第五节 总结 251
第七章 创新引领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机制——实证分析 253
第一节 实施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企业的创新活动现状 253
一、企业创新的基本现状 254
二、企业创新活动的主要特征 265
三、企业创新活动存在的短板 276
第二节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实证研究 281
一、指标选择 281
二、问卷设计 283
三、数据收集 283
四、实证分析 285
五、信效度检验 287
六、差异性分析 288
第三节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差异性机制分析 293
一、关键共性技术方面 293
二、前沿引领技术方面 294
三、颠覆性技术方面 294
四、现代工程技术方面 295
第四节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共性机制分析 296
一、制定高瞻远瞩的创新战略 296
二、建设二元协同的研发组织结构 299
三、高强度投入创新资源 302
四、形成价值共创的创新生态系统 305
五、建立全面创新的制度 308
六、建设鼓励冒险、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 310
七、形成科学的创新管理系统 312
第五节 总结 312
第八章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引领企业文化 314
第一节 理论基础 314
一、研究背景 314
二、理论基础 315
第二节 企业文化的典型实践 318
一、西欧国家企业文化的特质 319
二、美国企业文化特质 320
三、日本企业文化特质 321
第三节 中国企业文化的内核 323
一、中华传统文化内核 323
二、面临的挑战 325
第四节 培育创新引领的企业文化 325
一、长期主义:以用户为中心 326
二、整体观:价值共创 327
三、人民性:家国情怀 327
四、宇宙观: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工程 328
五、平等观念:兄长式领导模式 329
六、蚂蚁精神:工匠精神打造集体主义团队 329
七、社会底线和生命红线:法律和伦理道德 331
第五节 总结 333
第九章 研究总结 335
第一节 研究结论 335
第二节 研究不足之处与展望 341
参考文献 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