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是将放射性思考可视化的图形思维工具,思维导图利用大脑记忆与思维的规律,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将抽象的思维,变成可视的思维,将零散的点,变成系统的网。它既可以呈现思维过程,构建知识网络,是做归纳与总结的良好工具,又能够由点到面,拓展思维广度,是做思维发散、创意思考的良好工具。
将思维导图应用在学科学习中,对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学习效率及学习成绩,有显著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思维导图把知识点按照逻辑关系有层级地呈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知识体系结构化,系统化。长期坚持使用思维导图,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全局性。
(2)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形式,用图形、线条、色彩建立起链接,图形可以将抽象变形象,加深对主题和内容的印象,不同颜色可以将不同板块的内容区分出来,同时刺激大脑的兴奋度,集中学生注意力。
(3)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经说过“人读书先是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
(4)在学完一节课或一章节内容后,将一章节内容做成思维导图,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
(5)思维导图发散性的特点,有拓展思维广度的作用,这点非常利于我们做创意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