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教育教学,要坚持立德树人,将育心与育德相结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作为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教材是教育的重要工具,一本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也是心理育人的重要工具。
为响应健康中国行动和专项行动计划,提高大学生对常见心理问题及疾病的识别和初步干预能力。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制一套符合理工类大学特点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教材覆盖全部教学内容,并配合必要章节设计体验活动。(1)教材内容突出实践性,兼顾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着重理工科背景,介绍大学生心理问题辅导和心理健康促进的有效策略,同时也聚焦前沿研究对于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原因及表现的描述与分析。(2)案例选择突出价值引领,兼顾知识性和价值性相统一,充分发挥教材的铸魂育人功能。(3)教材设计突出体验性,兼顾逻辑性和体验性相统一,根据大学生学习特点,按照团体心理辅导破冰-转换-主题-升华的实施环节,由浅及深设计不同层次实践体验内容。(4)教材编排突出过程性评价,兼顾结果与过程相统一,将教材阅读过程与过程性考核指标相结合,做到目标清晰明确,学生知道怎么学,老师知道怎么教,充分体现出教材的动态性,体现出学生与教材,学生与教师的互动过程。(5)教材使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兼顾教师引导和学生主导相统一。最终,教材作为教学改革的一部分,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