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大学物理学》的第一版问世以来,已被多所院校用作教材。根据使用过此书的教师和
学生以及其他读者的反映,也考虑到近几年物理教学的发展动向,在保持原有体系和风格的
基础上,第二版主要作了以下补充和修改。
第一,拓宽、加深了一些内容,如力学部分增加了科里奥利力,质心参考系,两体问题和混
沌等;在质点系的机械能的讲解中有所改进,以便和热学中的内能概念加强联系;加深了质
点系的角动量定理的讲解并用它导出了定轴转动定律;热学部分更清楚地讲述了从玻耳兹曼
熵公式到克劳修斯熵公式的过渡,从而更明确了熵的微观意义;电学部分增写了唯一性定理
,同步辐射;光学部分增加了旋光现象的解释。为了更多地介绍现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量
子物理内容独立组成第五分册,补充介绍了原子分子光谱,量子统计,金属电子论等基础知
识。
第二,在思考题和习题方面,为了增加教师的选择余地,修订时增加了不少联系实际和当代
物理学、天文学等内容的题目,也增编了少量理论性较强的题目。
本书加有*号的少量章节与习题为非基本内容,供教学选用。
此外,第二版还增加了中英文索引,便于读者查阅。
相信本书第二版更能满足读者的要求,我们热烈地期待着对本书各方面的批评与建议。
本书第二版是作为“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立项修订的,得到了教育部和清华大学的支持。
修订前曾收到不少教师和学生的批评建议信件。清华大学物理系基础物理教研组为此次修订
专门召开会议听取了教师的意见。在此谨对关心本书的教师和学生表示感谢。清华大学出
版社为本书的出版热情地提供方便,并提出了很多改进意见,特在此一并致谢。
本书第一版的编写者,除主编张三慧外,第一册《力学》还有王虎珠,第二册《热学》还有
沈慧君,第三册《电磁学》还有臧庚媛、华基美,第四册《光学近代物理》还有史田兰诸
老师。本书第二版的全部修订工作都是由原主编完成的。在第二版出版之际,对原来参与本
书编写的其他老师对本书的贡献应该特别铭记,并深致谢意。
在本书修订过程中,特别借鉴了许多近年来国外出版的物理教材。其中主要有
Ohanian H C. Physics. 2nd ed. New York: W.W.Norton & Company, 1989
Resnick R, Halliday D, Krane K S. Physics. 4th ed.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1992
Alonso M, Finn E J. Physics. New York: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1992
Young H D. University Physics. 8th ed. New York: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1992
对于这些教材的作者,本书作者也特别致以诚挚的谢意。
张三慧
1998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