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本书从创业精神入手,从创业战略环境分析、战略选择、创新构思与创业项目形成、市场调查、创业计划、到创业资本与创业资本运营、创建企业文化,围绕创业四大(人才、技术、市场、资金)核心要素论述了新创企业之管理,并对新创企业的成长问题做了详细的介绍。

本书以创业过程为主线,由八章构成有机整体,主要内容为:

第一章创业透析。本章具有导言之作用。目的是使读者对创业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以便能够顺利地进入后续章节的学习。基于此,本章以美国企业家正式信条为开句,以中国近代工业的创业先驱——范旭东先生的创业历程为导入性案例,概述了中外的创业浪潮;清晰地阐述了创业的涵义,剖析了创业者的创业动因,创业的利弊及创业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在此基础上,描述了创业过程及创业成功的评价。最后,给出了全书的架构及阅读方式。

第二章创业家。从概念上说,创业家一词是由法国经济学家萨伊于1803年提出并加以论证。萨伊认为:“创业家能够将资源从生产力低的地方转移到生产力高、产出多的地方。”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认为:“并不是所有新开的小型企业都是创业型企业或具有创业精神。创业家首先需要具有创新精神。”本章从创业精神入手,讨论了创业家的涵义;系统地分析了成功创业家的特征、基本素质及人格魅力。创业家并不一定能够成为优秀的企业家,创业时,更多的需要或体现出创业者的个人能力与胆识,而经营一个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企业,更需要的是规范的管理、群体意识和团队协作。因此,伴随着新创企业的成长,创业家需要向企业家的角色转换。

第三章创业计划。在对创业具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之后,本章将使读者着手创业。计划是管理的重要职能之一,成大事者必三思而后行,举大兵者必先计而后动。创业涉及到一生的选择,需要认真地计划。创业计划不仅仅用于募投,更重要的是作为创业行动指南。创业首先应明确战略性问题,因此,本章从创业战略环境分析开始,介绍了创业战略环境、市场及相关因素分析的内容、方法与模式,在分析基础上,讨论了创业的战略选择。进一步论述了创造性思维、创业项目形成过程;详细地讲解了创业计划的主要内容和编写方法与注意事项。之后,以有限责任公司为例,阐述了注册公司的程序及开业前所需要的准备。

第四章创业资本。创业四要素,缺一不可。没有创业资本,再好的技术或创意,再远大的志向,也只是空想。本章从全球视角,对创业资本的概念、特征及存在形式、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等做了系统且较为全面的介绍。

第五章创业资本运营。创业资本运营过程可概括地描述为融资、投资、管理、退出四个阶段。本章主要对创业资本的来源与获取方式、企业资本经营、创业资本的退出方式与时机等作了详细的介绍。

第六章创建企业文化。创业的管理来自两个方面:制度与文化。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管理越来越趋于文化管理。文化难以形成,文化难以改变。企业文化的建设,不仅对于大企业,对于刚刚创立的创业型企业更显重要,甚至可以说,企业文化对创业的成败起到至关重要、有时是决定性的作用。本章从企业文化的涵义入手,详细地介绍了企业文化的功能,论述了创业家与企业文化的建设,围绕着共同价值观的形成,提出了新创企业的文化建设之途径。

第七章新创企业的管理。新创企业的管理是企业产生的过程以及孵化发展期的企业管理,是对将创业构思付诸于实践的具体行为和过程的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相对最具风险的管理活动。企业在其不同的发展时期的管理重心和关键职能及表现形态都有所不同,创业管理正体现了企业在初创阶段的管理特点与运作规律,以使企业健康地走向成功。彼得·德鲁克认为:“创业需要与现行管理方式不同的管理。但和现行的管理方式一样,创业也需要有系统、有组织、有目标的管理。”本章围绕创业四大要素,对新创企业的管理特点作了系统的分析,就新创企业的组织设计与人力资源管理、技术与产品管理、市场管理、财务管理作了清晰的论述。

第八章企业成长。当一个企业创建起来之后,创业者首要面临的就是如何使新创企业成功地成长起来。每一个企业都存在着自身的生命周期,都存在着一系列各具特征的发展阶段,在本章中,主要针对企业成长的各个阶段,对企业成长模式进行讨论,以期能为新创企业成长战略的制定找到可以借鉴的一些规律。

最后,以“企业追求大与佳的战略性思考”为题撰写了本书的结束语,从企业生命周期、热力学的观点及耗散结构理论思想三个方面,讨论了企业的持续发展问题。不求最大,但求最佳。对新创企业的成长具有原则性的指导意义。

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和MBA教学的要求与特色,本书融入了大量的创业实例。为了使读者能够清晰地认识,在可能的情况下,一些思想均以框架图形表现出来。

本书反映了创业过程与管理的最新思想与理论,同时,本书特别注重实践,因此本书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内容取舍上,都以实践为准则。本书特别注重创业管理的本土化问题,紧密结合中国的改革开放实际,并注重文化的差异。从案例到思维方式,可以说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业管理。本书在写作和内容编排及思想体现上,力图体现出“古今结合、中外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学科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的原则。”本书是为MBA的“创业管理”课程而撰写的教材,当然也可以供管理与经济类的研究生或高年级本科生的“创业管理”或相关课程使用,因此,本书假定读者具备了企业管理学的基础知识,比如组织行为、人力资源、市场营销、战略管理、财务管理等。因此,本书的编写是按照创办公司的顺序而进行的。期望读者或学习此课程的学生,能够对创业管理具有整体的认识和全面的把握,如果读者不具备一般的管理学知识,那么,可以在读到有关章节时,稍微翻一下有关的管理书籍,为了更多的创业爱好者顺利读此书,本书尽量避开了特别的专业术语,有些必须使用的,也都进行了适当的解释。想进一步研究创业管理的读者,本书给出了一些参考文献。

在撰写过程中,得到我的一些学生的帮助,他们有:肖宁川、孙忠华、孙磊、李晓宇、杨超、翟扬、邸国永、武硕鹏、张博人、孙雪等。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武春友先生审阅了本书,对本书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同时,本书的完成,得到了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领导与同事的大力支持。清华大学出版社对本书的出版给予了很多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陈德智

2001年4月

于大连理工大学南山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