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序言
认识《管理沟通指南》的作者玛丽·蒙特(Mary Munter)以及该书的中文译者钱小军和张洁是我的荣幸,我也很高兴自己曾为她们之间建立联系,从而为中文版的完成做过一点工作。
管理沟通——管理人员与各种相关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是商业企业的中心问题。很长时间以来,在美国的商学院本科教育中一直有商务写作和商务沟通课程,但是当时人们普遍认为这些课程对于工商管理硕士学生不是必需的。直到大约20年前,美国商学院的毕业生以及他们的雇用单位开始感到工商管理课程设置在管理沟通方面的缺陷,因此呼吁商学院在工商管理教育中引进管理沟通课程。当时在斯坦福商学院、目前在达特茅斯大学阿莫斯·塔克商学院任教的玛丽·蒙特教授从那时起,就是在工商管理硕士教育中发展和推广管理沟通课程的首创者,同时也是最主要的人物之一。
玛丽·蒙特从一开始就注意到,像本科生那样仅仅强调写作技巧对于工商管理硕士学生来说是不合适的。《管理沟通指南》提出并不断地强调管理沟通课程侧重点上的两个变革。第一,该书强调的是沟通策略而不是技巧,认为特殊的技巧与有效的沟通策略相比不是最主要的。这种对策略的强调对当前工商管理硕士教育中管理沟通课程的地位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第二,该书不是把写作与交谈分开来处理,而是把它们结合在一起,不仅承认这两种沟通形式的共同性,而且指出它们的特殊性。以上两点使得玛丽·蒙特的这部著作成为美国以及国际上许多国家管理教育中第一部最好的,并且目前仍然是最好的管理沟通教材。
在中国的国际化商务企业开始飞速发展的时候,把蒙特的《管理沟通指南》这样一部西方管理方面的主要教材翻译成中文将是非常有益的工作。我认为钱小军和张洁两位女士是翻译该书的适当人选有以下几个理由。首先,在近来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开始的国际工商管理硕士教育中,她们率先在中国开设了管理沟通课程。为此,她们访问了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在为时一个学期的访问期间,她们观摩了管理沟通课程的许多课堂——全部采用蒙特的《管理沟通指南》,亲历了一个美国著名管理学院讲授该书内容的全过程。她们还和我以及其他管理沟通课程的老师一起工作,为开设适合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国际工商管理教育的管理沟通课程做了充分的准备。所有这一切,都使她们对自己的使命,对管理沟通,对于当代美国及国际商务以及工商管理硕士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深入的理解,使得她们成为将该书翻译成中文的最佳人选。
最近出版的一本书(Robert Wechsler. Performing Without a Stage: The Art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Catbird Press, 1998)中提到,文字翻译是艺术再现过程,而不是机械复制过程。这个艺术再现的实现不仅要求译者理解原文的字面意思,同时要求他们对文字所隐含的文化以及译著未来读者所具有的文化都有充分的理解。尽管《管理沟通指南》不是小说,也不是诗歌,对它的翻译仍然是既需要对两种语言的熟练掌握,也要有深刻文化理解的艺术再现过程。根据我对钱小军和张洁的了解,我深信她们有能力译好这部著作。这部译著的顺利完成是我对她们的信心的佐证。
《管理沟通指南》中译本是对中国管理教育的重要贡献。我向所有有志从事国际商务的中国学生以及所有商务从业人士郑重推荐这本书。
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沟通
与信息研究系管理学副教授琼安·耶兹(JoAnne Yates)
1998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