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    言

投资银行是现代金融体系中从事资本市场业务的金融机构。一个国家投资银行业的发展与资本市场的兴衰紧密联系,金融体制和资本市场制度建设的完善会促进投资银行业的发展,而投资银行业务创新和制度变革又会推动资本市场的繁荣。推进我国资本市场和投资银行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更需要努力造就熟悉资本市场和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的复合型人才。

本书按照大学本科教材要求组织编写,系统阐述了投资银行的基本理论、基本业务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力求理论与知识的系统性、思想观点的先进性、业务技能的实用性和信息资料的新颖性。既吸纳和借鉴了国外投资银行的理论观点和学术思想,又密切结合了中国资本市场实际,注重反映投资银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和制度变革。同时,书中也体现了本人近十年从事投资银行学教学科研所积累形成的思想观点。

在内容体系方面,本书以阐述投资银行的功能及其发现价值、创造价值的能力为主线,详细介绍了投资银行的各项主要业务、投资银行的组织结构和投资银行业的监管。考虑到学科课程设置的相关性,本书对企业价值评估理论和方法以及金融工程的原理未作深入系统论述,以避免与《公司财务》、《投资学》、《金融工程》等有关课程内容过多重复。本书编写体例力求规范,各章均设有学习提示、本章小结、关键名词和思考题。并根据需要编写了相关案例和专栏资料,供读者研究参考。思考题的设置,旨在引导学习者积极思考,掌握知识要点。部分思考题并非能从书中获得现成答案,其意图在于培养学习者的学习方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书可作为金融学和经济类、管理类相关专业本科生教材,也是这些专业的研究生学习投资银行理论和实务的参考用书。另外,对投资银行业和金融界从业人员提高投资银行理论与业务技能水平也多有裨益。

本书由李子白主编,并负责全书修改定稿。各章编写作者如下:第一、二、三、四、五章,李子白;第六、十章,周艺杰;第七、九章,蔡庆丰;第八章,黄苹、李子白;第十一章,黄苹。

在本书写作过程中,研究生李尖、王遇春、高瑜、王玉英、万士荣、汪先祥同学承担了部分资料整理和文字校订等工作,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此表示谢意。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历来关心教师科研工作,本书的出版获得了金融系的资助,在此一并致谢。

本书的写作历时两年多。十分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特别是本书策划编辑陈仕云女士的关心和督促。

限于本人学识水平,加之时间仓促,书中的不足和错误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李子白

2005年5月29日

于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