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本书是为阐述环境化学方面的知识而编写的。它不只是陈述方法,也不是对污染物质及其相应的治理办法进行简单的分类,其主旨是要深化读者的化学与环境方面的知识,同时说明怎样运用化学知识去了解和认识我们周围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

    在《环境化学》第1版出版后的6年间,环境科学快速发展。在第2版中,我们对正文以及图表中有关环境问题的材料都进行了更新。(考虑到环境科学较快的发展速度,我们将在我们的网站http://www.prenhall.com/spiro2上对相关内容予以更新。)在第1版的《环境化学》中我们已经纳入了一些新的研究内容(例如: 海洋化学与无机碳环(见12.2节),氧气层的进化过程(见13.2节)),第2版中补充了一些我们过去没有涉及的新内容,其中包括: 基因修饰芯片技术(见16.3节),用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碳隔离技术(第2章策略2.1、第12章基本原理12.1),以及石油添加剂MTBE对饮用水污染的研究(见10.4节,第11章11.1b,第14章14.4b)。

    本书可用作环境化学课程的教材,安排1至2个学期进行讲授。如果只有一个学期的授课时间,指导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一些重点的章节讲授; 若有两个学期的授课时间,那么就可以讲解重点章节以外的内容和研究讨论诸多相关的基本原理的问题。同时本书也可用作环境科学基础课程的教材。第2版与第1版最大的区别在于其对原有的基础化学知识作了改编和扩充,从而能够使读者更易于接受; 对于文中探讨的问题的相关背景知识,我们把它们单独归纳到“基本知识”这一部分。我们在书中增加了另外的一些基础性内容,以供没有接受过大学化学课程训练的读者自学,同时也可以帮助有一定基础的读者温故知新。另外,我们在书中其他部分还添加了一些研究性问题,并且增加了每章的课后习题。第2版中还附加了一张元素周期表,它可以用来简要地说明有机化学物质的结构。在有些“基本知识”部分中还涵盖一些非化学类的知识(例如,自然环境中化学物质是怎样通过储存与流通来完成循环过程的,见10.2节)。

    另外,我们单独列出了“策略”这一新的板块,主要介绍一些比较先进、专业化的技术资讯,这部分内容读者可以酌情处理。我们的目的是希望基本原理和技术资讯这些内容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书中关于环境的内容。希望第2版所做的这些改进能够更便于读者参阅,使本书成为一本优秀的教科书。

    我们在此感谢: Michael Bender博士、Andrew Bocarsly博士、Harold Feiveson博士、Robert Goldston博士、Peter Jaffe博士、Hiram Levy博士、Francois Morel博士、Steve Pacala博士、Lynn Russel博士、Jorge Sarmiento博士、Daniel Sigman博士、Robert Socolow博士、Valerie Thomas博士(普林斯顿大学); Trace Jordan博士(纽约大学); Bibudhendra Sarkar博士(多伦多大学); David Walker博士(英国哥伦比亚大学); 以及Chris Weber(学生助理,艾奥瓦大学),他们有的为本书进行了初稿审阅的工作,有的为我们的编撰提供了一些新的资料。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Helen Spiro一直予以鼓励并且提出了宝贵的编撰意见,在此我们也表示感谢。同时还要感谢Marie Stigliani,在本书漫长的编撰过程中,是她在闲暇时陪伴我们在Cedar河畔骑自行车,缓解了我们在工作中的压力。

补充材料

    习题答案手册(教师用)——(0130178438)该部分包含每章课后习题的答案,以供教师使用。

    友情网站——http://www.prenhall.com/spiro2,在该网站内可以查询到报纸、杂志以及科学类期刊上有关环境化学的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