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数学、自然科学、外语以及其他领域都相继推出了具有创新意义的教科书。这类教科书一改传统百科全书式的写作方式,注重于知识领域中一系列核心原理的详细介绍与深入分析,从而使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高。本书第1版面世之后,使用者的热烈反响说明,在经济学入门教材的编写中引入这种“寓丰富于简洁”的知识传授方式,同样卓有成效。尽管其他少数经济学教材的最新版也声称采用了这种新的编写方式,相比之下,本书在内容编排与行文组织上无疑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为了避免对正规数学推导的过分依赖,本书通过列举大量与上下文内容联系紧密的例子来直观地进行概念阐述。本书中,贯穿始终的是若干条相互联系的核心原理,我们用大量的篇幅多次阐释、描述和应用这些核心原理,以强调它们在经济学中的重要意义。同时,我们还不时要求学生应用这些原理来回答相关的问题,并完成指定的练习。
编写本书的一个良好愿望,便是希望学生可以成为“经济自然主义者”。经济自然主义者是指这样一类人,他们能够利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去体会并解释周围世界中发生的现象。例如,一位经济自然主义者能够理解: 为什么汽车上具有婴儿安全座而飞机上却没有这种座位,这是因为在汽车上提供这种座位的空间边际成本一般是零,而在飞机上占用类似空间的边际成本却高达上百美元。利用这种例子的教学可以向学生灌输一种理念: 他们身边的每一种经济现象,其实都可以视为某种隐性或者显性成本—收益计算的反映;这种教学方式自然会大大激发学生对经济学的兴趣。
第2版及时吸收并融入了新近的一些教学改进与创新。基于教材使用者与评论家的广泛反馈,这一版本作了较大的更新,与旧版本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1)在第1部分导论中对成本—收益分析方法的介绍更为简洁明了; (2)按照例题的类型更加合理地设计练习题; (3)对于重要的或者是难以掌握的概念,进行更详细的叙述性解释,以便中等水平学生的理解; (4)对一些已涵盖的重要主题的内容进行了扩充(下文将作细致介绍)。这些改进使得本版相对前一版本,在思路上更为清晰,在内容上更具吸引力,同时也更有助于实现教学上的有效性。
本书的特点
强调核心原理: 在经济学中,为数不多的核心原理能够解释绝大部分经济现象。本书正是通过对这些原理近乎不厌其烦的分析与应用,以确保大多数学生在学完这门课程时能够对它们有深刻的理解并能扎实地掌握。相比之下,传统的百科全书式教科书使学生陷于众多复杂繁琐的细节知识之中,以至于他们在结束课程之后,无法做到学以致用。
对微观领域的经济自然主义内容进行了扩充与丰富: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经济自然主义者”——那些运用隐性或显性成本-收益计算来看待所有人类行为与现象的人。作为一名经济自然主义者,他应该能够从新的角度去审视世界上发现的具体事件,并积极主动地付出努力、去理解这些现象的本质。下面列举了经济自然主义者提出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
· 为什么汽车制造商不再生产没有加热器的汽车?
· 为什么现实中鲸鱼濒临灭绝而鸡的生存却没有受到威胁?
· 为什么电影院向学生提供打折的电影票但对爆米花却不提供打折优惠?
微观经济学原理序言 重视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如果你想掌握网球中的高球扣杀技术,或者想学会一门外语,那么你只有一种方法,那便是不断重复地练习。学习经济学同样如此。因而,每次我们在介绍新的思想之后,总会辅之以一些简单的例子作为补充,然后再继之以一些说明这些新思想在现实经济中如何运作的应用性内容。我们还会在各章节中频繁地穿插一些练习,用来检测学生对这些新思想的理解程度,同时起到巩固其掌握水平的作用。在每章末,我们都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的复习题与练习题,用以帮助学生实现对核心概念的融会贯通。使用第1版进行教学所获得的经验告诉我们,本书确实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基本经济学原理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经济难题的能力。
体现微观经济学的现代特征: 本书在第1章中介绍,并在后续章节中不断应用的“经济剩余”概念,要比现有的其他任何一本教材的相关内容更为详尽与完善。这一概念奠定了将经济效率作为重要社会目标观点的基础。我们不再将精力投注于效率与其他目标之间权衡取舍的讨论,而是重点强调最大化经济剩余的行为有利于所有目标的实现。我们将在第1章中讲述那些被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教授以及其他经济学家发现并证实的一般决策错误——如人们往往会忽视隐性成本、忘记忽视沉没成本、混淆平均成本/收益与边际成本/收益等现象。本书还开设了专门介绍信息经济学的章节,有助于读者对获得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乔治·阿克尔洛夫(George Akerlof)、约瑟夫·斯蒂格利兹(Joseph Stiglitz)与麦克尔·思朋斯(Michael Spence)三位教授的核心思想形成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
拥有相关网站支持: 该网站由经济学网络教育领域的专家——美国北卡罗莱纳农工州立大学(North Carolina A&T State University)的斯科特·希姆金斯(Scott Simkins)建立。这一规模庞大的网站拥有能够提高经济学原理课堂教学效果的大量资源,其中包括动态图形、电子邮件升级、微观经济实验、最新文献、关于本书的信息、网络学堂等。
新版本的改进
介绍性内容的精简处理: 为了尽可能简明有效地开始对重要概念的介绍,我们对第一版中前两章的内容进行了重新加工,并将其合并为一章。在新版本中,我们开篇就将目光集中于理性人如何在各种可能性活动中做出选择的问题之上。
弹性内容的独立成章: 在第一版中,有关弹性内容分散于第5章与第6章,而在本版中,我们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独立成章(第4章)的处理。通过对定义与公式的充分利用,新成立的章节从供给与需求两个角度对弹性进行清晰地阐述。该章还新增了一些应用案例,同时提供了重要关系的图形化总结。
成本曲线内容的扩充: 根据反馈的信息,我们在第6章中增加了介绍平均总成本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相关内容。为了尽可能实现概念在阐述上的简明清楚,所有的图描绘的成本曲线均不超过3条,大部分的图中只出现2条曲线。我们认为,在原理介绍的层面上对生产函数与成本曲线进行全面分析是不切实际的,因此这种简化的图形处理方法是行之有效的;与此同时,内容的编排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适应教学的灵活性。例如,它为教师提供了对利润与损失进行图形化描述的途径(第6章、第8章、第9章),也为教师利用图表方式讨论企业停工条件创造了条件(第6章)。同时,这种安排也便于对竞争性市场中利润与损失信号通过“看不见的手”作用、驱使资源实现合理分配的整个过程进行深入讨论。
更易理解的策略理论: 第10章“思考的策略”,不仅收集了许多关于如何利用博弈论简单要素去阐释寡头及其他不完全竞争企业之间相互作用的例子,同时也揭示了人类社会中发生的大量互动现象。该章的具体安排包括如下几点:
◆篇首通过叙述一个真实的故事来告诉读者策略的重要性: 罗伯特·德尼罗(Robert DeNiro)主演的某部电影的制片商,由于在该电影几乎拍摄完毕时才与原定在电影结尾演唱片尾曲的歌手联系相关事宜,因此损失了数十万美元。
◆通过列举一系列直观易懂的例子来引入对重要的纳什均衡概念的介绍。
◆对重要的囚徒困境博弈以及相应地旨在解决这种困境的各种策略进行详细分析并适当延伸与扩展。
◆分析通牒型讨价还价博弈与人的非利己行为。
更为精炼的劳动力市场与收入再分配内容讨论: 现在的第13章包括第一版中“劳动力市场”(第13章)与“收入再分配”(第16章)部分的相应内容。新的章节在容量上大致为原先两章总容量的一半,这种压缩处理的实现部分来自对案例的精简,部分来自对所讨论主题的删减。原第13章中有关买方垄断与同工同酬部分的内容,以及原第16章中有关税收政策与职业选择、累进消费税、再分配与成本—收益分析等部分的内容,在新版中都作了删减处理。
国际贸易的进一步讨论: 第一版只在第3章的末尾在讨论比较优势时对国际贸易内容进行了简要介绍。而在本版中,这部分内容已经扩展为一个有关贸易的完整章节(第16章)。由于国际贸易部分涉及重要的微观经济学原理与政策问题,学生们必然会从这种内容的安排与扩充中受益匪浅。
面临的挑战
相比20世纪70年代我们开始从教的时候,当今世界的竞争更加激烈。在优胜劣汰法则的残酷洗礼下,辉煌一时的传统经济活动显出了疲态。以前,棒球运动员在淡季往往会从事一些休闲活动,如喝点啤酒或者外出钓鱼,而如今他们所做的则是举重和骑练习专用车。以前,助理教授们周末总是在家里工作,但现在周末的办公室里往往会出现他们工作的身影。同样,为了吸引学生、增加选课人数,各门课程之间的竞争也表现得更加激烈。在普通大学的学科设置中,有许多吸引人的课程,同样也有许多课堂之外充满诱惑的娱乐活动。学生们相比以往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自己所需的课程。
作为经济学课程的任教者,虽然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认为进入大学的绝大部分新生都渴望主修经济学专业,但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却没有意识到,学生的认知能力与专心程度都是稀缺资源。为了使经济学的研究后继有人,我们必须做到,既能选择性地向学生传授我们的知识,又能有效地向学生宣传这门学科。我们必须说服学生,我们所开设的课程是有价值的,同时也是有意义的。
如果要在短短一个学期的时间里向学生传授关于社会与人类行为方面的知识,那么一门构思精密、设计合理的经济学入门课程,会比大学中开设的其他任何课程都更能实现这一目标。这门课程对学生而言可能会是、也应该是一次重大的知识探险。我们在撰写本书时就开始设想应该开设这样一门课程。虽然,并非参加这门课程学习的所有学生都会选择经济学作为他们的专业。但大多数学生,即使是那些非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在结束这门课程的学习时,都会对经济思想的伟大力量产生仰慕之情。
一名推销员清楚地知道,他(她)往往只有一次机会给某位潜在顾客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类似的,原理性课程也经常是我们说服学生正确认识经济学价值的惟一机会。然而,现实中,我们却试图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不是授予他们最重要的知识,这么做的结果是,我们常常错失良机。基于这种认识,我们撰写了这本教科书,这一过程体现了我们的一个重大尝试——授予学生最重要的知识!补充材料
我们一直以来都坚信,精心设计并配合教材使用的辅助材料对于教材的使用是十分有益的。对于这套新版教材而言,我们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努力对原来所有配件的内容进行了调整。我们的努力所带来的成果可以由现有配套材料中每一部分内容的不断丰富与完善上体现出来——例如,PowerPoint文件的内容得到了扩展与完善;《教师手册》相比以往提供了更多的帮助信息;《试题测验题库》拥有更大的容量,并且其中的试题与教材的相关性也大大增强;《学习指南》为学生提供了上网获取知识的更多机会;相关支持网站的建设也得到了加强,在更易于访问的同时实现了内容的日趋完善;DiscoverEcon Tutorial软件在学生操作的便捷性方面进行了较大改进,并且为教师增加了在线提交教学内容与大纲链接的功能等等。最后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上述的改进是我们基于包括您在内的众多读者对第一版所提出的宝贵建议,在付出了辛勤的努力之后实现的。
教师的辅助材料
《教师手册》: 由玛丽华盛顿学院的玛格丽特·雷(Margaret Ray)完成的这本手册,对所有的教师而言都是非常实用的教辅材料,尤其是那些刚刚走上教学岗位的同行,拥有这本手册将受益匪浅。这本手册除了提供一般的教学主题,如“对网络的使用”、“经济学教育资源”、“创新的观点与想法”以及“教学要点”,还对每章内容进行了多个方面的详细阐述与说明,其中包括“内容概要”、“教学大纲”、“核心原理”、“重要概念”、“教学目的”、“网络应用”、“课堂活动”、“更多的经济自然主义者案例”、“教材中习题的答案”、“作业样例”以及“试题样例”。
《试题测验题库》: 由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南希·杰那科伯罗斯(Nancy Jianakoplos)完成的这份题库,内容十分丰富,其中包括近3000道多项选择题。题库中的试题分别根据四大分类原则进行了分类整理: 部分来自《学习指南》中的试题根据“教学目的”进行了分类,而所有的试题按照难度水平可分为基本题、综合题、应用题与分析题,按照题型可分为图表题、计算题与论述题,按照试题来源则可分为教材试题、学习指南试题、支持网站试题与独家设计试题。
试题测验题库软件: 上面介绍的《试题测验题库》也可以利用最新版的Diploma试题生成软件来获得,这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教师编写试题的准备工作,这种便捷性在编写图表题时最能得到体现。可以说,这一功能强大的试题生成软件是测试设计软件中的典范。对这种软件,我们同时提供了基于Windows系统与基于Macintosh系统的两种版本。
PowerPoint文件: 由科罗斯州的史蒂夫·史密斯(Steve Smith)与杰夫·考德威尔(Jeff Caldwell)两人合力制作的这些演示文件,囊括了教材中的所有图表与案例,他们还通过这些文件对教材每章中体现的重要思想与观点进行了详尽的逐章总结与回顾。值得说明的是,这两位教师都具有为众多初级与中级教材制作PowerPoint文件的丰富经验。
教学投影片: 150多页的四色教学投影片,内容覆盖了教材中所有的图表与案例。
教学光盘: 这张光盘所包含的是一套非常实用的基于Windows的软件程序,通过这张软件光盘,你可以得到完整的《教师手册》、试题测验题库程序、PowerPoint文件以及鲍勃·弗兰克(Bob Frank)教授在康奈尔大学成功开设初级经济学课程时所准备的一整套微观经济学原理讲义。不仅如此,这套软件还为教师们制作自己的讲义提供了一条捷径,他们可以利用光盘中的任何现有资料,也可以利用软件从外部导入的其他资料。
在线学习中心(www.mhhe.com/economics/frankbernanke2): 通过访问在线学习中心的教学区,教师可以获得以下各方面的资源: 一个“如何利用网络进行教学”的讨论区、《教师手册》、PowerPoint文件、网上经济学知识、一系列附有评论并深受经济学家关注的网站网址与链接、图表库、对在线学习中心里学生区资源的介绍以及书本中的一些可选材料。
学生的辅助材料
在线学习中心(www.mhhe.com/economics/frankbernanke2): 通过访问在线学习中心的学生区,学生可以获得以下方面的实用而又引人入胜的资源: 一个“如何理解新闻”的学习区(提供大量分析讨论热点问题的文章与相关文章的内容归纳);数学知识辅导(帮助那些数学基础不够扎实的学生掌握应有的数学知识);电子邮件更新(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定期传递学习要点与相关信息);教材中的词汇表;网上经济学知识(提供一系列附有评论的供经济学专业学生学习的网站网址)。此外,在线学习中心还为教材中的每个章节都配备了一个电子学习部分,它首先对每章内容进行简要回顾,然后提供一套附有答案与分析的测试题。继电子学习部分之后的是一系列其他的学习部分,它们所涉及的内容分别是: 基于经济自然主义者案例的练习题、图表类练习题、PowerPoint文件、名词与概念部分,在每章配套内容的最后,在线学习中心会再次提供一套附有答案与分析的测试题。
教材包括的其他特性:
新的网络提交功能: 教师现在可以通过网络提交的方式设立他们的课程,这样做可以让他们方便地了解所有学生的练习结果,并能够把结果用文件形式下载到本地硬盘,供其他Windows应用软件进行分析(只有基于网络的版本具有这个功能)。
方便的大纲链接: 对那些使用课程管理系统的教师而言,他们可以利用这一功能来实现DiscoverEcon软件中的特定页面与相关课程网站中特定部分的链接。这一导航功能的实现让学生与教师都能够更方便地进行自我评估。
提供了进一步学习课堂上与教科书中所看到的那些图表的机会: 该软件提供了学习图表的三种方式: 电影(在这种方式下,学生可以观察到图表一步一步生成的整个过程,在构建图表的同时画面上还会显示解释性的文本说明);交互式图表(学生可以通过改变某个参数来观察图表因此发生的变化);交互式练习(要求学生根据教材中或软件里显示的概念作图,并对图表进行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