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相互渗透,计算机网络已成为当今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在21世纪,计算机网络尤其是互联网技术必将改变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乃至思维方式,并对科学、技术、政治、经济乃至整个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每个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国家安全乃至政府的高效运转都将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

我们曾经做过调查,国外几乎所有的高等学校都将“计算机网络”作为信息专业的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必修课程,而且授课学时都很多。例如,斯坦福大学电机系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同时开设了计算机网络课程,课程名称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其主要内容是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原理和实践,重点介绍互联网技术和TCP/IP协议,学时为76学时; 南加州大学的电机工程系开设的课程名称是“计算机通信网络分析和设计”,学时为70学时,其内容主要是互联网的基本原理、概念和相关协议,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分层模型(OSI模型),重点是TCP/IP协议,并加强网络新技术的介绍。另外,我们还对国内的主要大学做过调查,例如,北京大学在研究生开设的“计算机网络原理”为72学时; 中国科技大学开设的“信息通信网”为72学时,上述各校所开设的网络课程名称尽管有所不同,但内容都是围绕现代互联网络技术这一主题。

在综合分析国内外高校的计算机网络开设情况,同时结合清华大学精品课程的建设需要,并根据多年来在清华大学开设的“现代信息网络”的教学内容,我们编写了此教材,希望它能作为各类大学信息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该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 对计算机网络和电信网络的知识进行了高度的融合,覆盖面广,同时重点分析互联网技术,并以一种清晰且易于接受的方式将深奥的互联网技术问题表达给不同基础的学生,使他们对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有更深入和更全面的理解。

(2) 在注重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理论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尤其强调培养学生的网络工程设计、分析与开发能力,因此在内容组织上,既讲述基本概念和原理,同时还注重介绍具有实用价值的网络技术。

(3) 及时地跟踪了网络发展的新技术,使学生所学的知识不会很快过时,并以特有的方法把技术上的准确性和当前网络的研究热点完美地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网络技术发展的时效性。

本教材的参考教学学时为76学时,全书分为10章,每章后面都附有习题。

参加本书编写的还有吴晓军和张千里两位博士,也得到许多同行和同事的帮助和指导。在此,一并表示由衷的感谢。同时,希望各位读者对本书存在的不妥之处进行批评与指正。

作者

2005年8月于清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