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信息和信息系统的概念已经向各门学科广泛渗透,由此产生了很多新的理论和应用,例如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数字城市系统、军事信息系统等。信息系统课程已经成为很多专业,包括经济管理等专业的必修课程。但是,由于管理信息系统的知识综合性很强,不同专业的需求不同,因此管理信息系统的书究竟应该如何写就成了一直争论的问题。
现在,写信息系统的书不少,各自都对知识进行了剪裁。其中有些书在阅读后反而弄不清究竟什么是信息系统?学了这门课有什么用?不少读者只关注编程的语言和工具,学习完了甚至说不清什么是信息以及为什么要管理信息,更弄不清应该如何管理信息和使用信息。编程失去了目标,背离了本课程的学习目的。
如果说管理信息系统的知识是生长在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等基础知识土壤中的一棵大树,树干就是信息和系统的知识和意识,树枝就是各种开发方法,末梢枝叶则是各种具体的开发语言、工具。本书就是按照这种认识来组织的,编写时力求比较完整概括地勾画出现代MIS的知识体系,并融入了多年信息系统讲课的心得,尽可能给学习者提供深入思考和探索的空间。
本书的主线如下:什么是信息(信息的价值)、如何管理信息(系统)、如何充分利用信息的价值(信息系统应用)。本书在编写时考虑到以下一些特征:
(1)涉及信息系统所有最重要的问题,建立信息系统开发的整体框架:
(2)从方法、认识的层次理解,强调意识和方法的重要性;
(3)不做过多细节层次的讨论,留给其他课程讲解;
(4)强调社会、经济、文化、道德规范对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性。
本书的结构包括3个部分,各部分逻辑上互相关联但又相对独立,重点讲述一方面的问题,方便使用者在学习和参考时根据需要作不同的选择。
第一部分为理论知识基础,其中:
· 第1章、第2章是理论基础:
· 第3章、第4章为知识基础,包括系统和技术知识。
第二部分为开发方法和技术,其中:
· 第5章一第7章为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 第8章为开发实例。
第三部分涉及信息系统管理和信息系统运行环境方面的问题,包括:
· 第9章为信息系统管理;
· 第10章为信息社会和信息人才。
本书安淑芝、武淑萍、王琦等参加了编写工作,同时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的编辑热情和认真的工作使本书得以按时出版。还要衷心感谢各章所列文献的作者,书中参考和引用了他们的一些观点和论述。
由于笔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表达不清晰的地方,欢迎读者斧正。
作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