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亟须大批拥有广博的知识基础、懂得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熟悉其运行规则、掌握必要的管理技能、了解中国企业实情、具有决策能力、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管理人才,培养足够数量的这类人才,是我国管理教育界面临的紧迫任务。

工商管理硕士(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简称MBA)教育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培养高层次管理人才的重要方式,是大学管理教育的主流,美国每年MBA学位授予人数约占全部硕士学位授予人数的四分之一。从1991年开始,我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清华大学等九所高等院校开展培养工商管理硕士(MBA)的试点工作,我国的MBA教育正式起步。1994年起招收MBA研究生的试点院校扩大到60多所,并成立了全国工商管理教育指导委员会。

我国工商管理硕士(MBA)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我国工商企业和经济管理部门需要的高层次务实型综合管理人才。根据这一目标,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MBA培养试点工作中总结改革开放后十几年来培养高层次管理人才的经验,借鉴国外优秀管理院校的成功做法,学习国内兄弟院校的长处,对MBA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同时陆续编写了一批用于MBA教学的教材、讲义和案例集。

随着MBA培养规模的逐步扩大和对MBA教育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国内原有的以编译为主的教材已不能适应MBA教育发展的要求,需要编写一套体系完整配套、内容实用新颖、具有国际可比性,同时符合中国国情的MBA课程系列教材。基于这一认识,我们组织力量对教材的选题、体系的组织和内容的取舍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在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支持下,向读者奉献了这套教材。

这套系列教材在体系上充分考虑了对MBA知识结构的要求,覆盖了MBA培养方案中内容相对稳定的主要课程,既保证了各门课程知识的系统性,又照顾到课程之间的联系与协调。在教材内容上突出了“宽、新、实”的特点,即:知识面要宽,兼收并蓄中外管理科学的优秀理论与方法;内容要新而实,反映各学科的最新进展,理论联系实际,符合中国国情,具有可操作性。

本系列教材包括15门MBA主要课程中使用的16本教材。教材的编写者都是从事该课程教学多年的经验丰富的教师。教材的内容与体系经过了多轮教学实践的检验。

这套教材主要适用于工商管理硕士课程教学,也可供管理科学与管理工程类专业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使用,还可作为企业和各级经济管理部门实际管理工作者自学的参考书。

管理学科是一个迅速发展的学科,由于我们的水平所限,这套教材中难免有疏漏和不足之处,希望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使这套教材在再版时能更加完善。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

(MBA)课程系列教材编写委员会

1995年1月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从1991年起开设工商管理硕士(MBA)课程至今已有十几年。著者在教学中深感手头缺乏适合中国MBA“财务管理”(即公司理财)课程教材的不便和为难。尤其对于在业余时间攻读MBA学位的在职研究生,一本适合的教材将大大有助于他们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和深化。为此,我们在教学和工作之余编写了这本教材。

根据MBA教学管理委员会制定的“财务管理”(即公司理财)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我们多年来的教学和管理实践,本书的编写力求做到以下三点。

一、 对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全面阐述

中国经济体制的转换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促进了企业财务管理的现代化。本书以当前国际上股份制公司财务管理作为基本构架,将财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如资本资产定价理论、资产组合理论、代理理论、有效市场理论等与企业的财务管理联系起来,阐述了企业在投资和筹资时应遵循的原则和采用的分析方法,组成一个完整的财务管理理论方法体系,使读者在掌握本书内容后,能进一步把这些原则和方法推广到中国企业管理的实践中去。二、 注重教材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

财务管理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它在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利用会计信息和数学工具对企业当前和未来经营过程中货币资源的取得和分配进行研究,为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投资和筹资决策提供依据。因此,财务管理也是实用性很强的学科。本书的理论阐述使财务分析方法建立在可靠的实证分析基础上。通过研读实例,读者能很快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并把方法运用于企业的财务管理。三、 内容深入浅出,便于管理人员阅读和运用

无论是MBA硕士研究生还是企业管理人员涉及的管理领域都很广,要学的知识很多,理论的深奥和文字的艰涩都会影响他们对知识的高效汲取。本书尽量做到内容深入浅出,简明易懂,有利于自学。

尽管有上述的设想,并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尽力去实现,但由于我国在经济转轨过程中新旧财务管理方法的交替和不断变化,使我们很难将国际上通用的财务管理学与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实践紧密结合,加上受我们本身的研究和实践深度所限,书中的疏漏和错误在所难免,希望读者给予指正,并提供宝贵意见。

本书第一、第二、第四、第七、第八、第九、第十二、第十五、第十九、第二十一章及各章的习题与答案由卢家仪编写,第三、第五、第六、第十、第十一、第十三、第十四、第十六、第十八、第二十、第二十二章及案例由蒋冀编写,第十七章由于春茂编写。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MBA系列教材编委会、经济管理研究所和清华大学出版社的热情支持。在此谨向关心本书出版的人们致以诚挚的感谢!

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