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    言

  理论力学是高等理工科院校普遍开设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许多高校还将其列为招收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科目),讲授物体机械运动的普遍规律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理论力学知识的学习对后续课程的学习影响深远,是贯彻全面素质教育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需要,满足我国高校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重大转移阶段中社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在清华大学出版社的积极支持下,根据编者所在高校多年来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所讲授的“理论力学”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等方面的改革实践和体会,我们编写了本书。

  本书使用对象定位于一般高等工科院校本科土建、机械、交通、水利、动力、化工等专业,重点面向近几年由大专升格为本科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等院校。综合考虑到一般院校学生的数理基础,目前理论力学课程课内学时普遍减少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等诸多因素,本书内容的编写在满足工科多学时理论力学课程基本要求的框架下,全部采用GB3100~3102—93《量和单位》中规定的有关通用符号(其中“不变量”用正体,“可变量”用斜体,矢量用粗斜体,专有量用大写,一般“整体量”用大写,“局部量”、“普通量”用小写),内容难度尽量小一些,讲得通俗、具体一些,容易理解一些。全书通过较多的由浅入深的各种类型的例题、分析、求解、讨论和解题技巧说明,使读者更容易掌握理论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要点和难点。

  本书突出工程概念,尽量避免与大学物理的重复。静力学由公理出发,主要研究受力分析、力系简化和等效替换、力系平衡条件和应用及摩擦问题。运动学分析以矢量法为主,加强了解析法(有利于应用计算机分析全过程),在点的运动、刚体的定轴转动和平面运动中介绍用解析法列运动方程,从而对时间求导获得速度、加速度;在点的合成运动和运动学综合应用中,采用一题多解例题介绍了解析法,并说明解析法解决部分问题时的优越性。动力学主要研究动力学三大普遍定理及其综合应用、达朗贝尔原理、虚位移原理和单自由度系统振动等。

  本书中,绪论、第1,2,3,4,5,6,7章由景荣春编写;第8,9,10,11章由郑建国编写;第12,13章由刘建华编写,第14章由宋向荣编写。由景荣春、郑建国任主编并统稿。 

  本书部分内容标有*号,属于加深和拓宽内容,非基本要求,读者可根据需要选用。

  本书也可供其他专业选用,或作为自学教材。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一些优秀教材,吸取了它们的许多长处,并选用了其中的部分例题和习题,在此也向这些教材的编者们一并致谢。

  限于编者水平,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衷心希望读者批评和指正,以便重印或再版时不断提高和完善。

  

                                编  者

                      2005年3月

??

??

??

??

II

理论力学简明教程

  

iii